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1分钟飙到600℃!使用不当很危险 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图)

2024-12-05 16:36330
 据@广东天气,广东本月将迎来5波冷空气+4次降水,到时候,就该搬出家里的取暖器过冬了。

最近,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关于电暖器的“妙用”引起讨论,网友纷纷晒出攻略:烘衣服、烤地瓜,甚至还有人“卷”起了锡纸花甲,看起来十分美味。

1分钟飙到600℃!使用不当很危险 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图片来自社交平台截图

然而,“这些‘妙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不建议大家这么做。”杭州市拱墅区半山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黄凯芹说。

12月3日下午,半山消防救援站结合冬季火灾形势,做了一场有关取暖器火灾隐患的实验。

电暖器烤肉产生的油,一滴就产生火花

实验中,消防员将一个功率为450瓦的电暖器翻倒后,在防护网上放新鲜的猪肉、腊肉和虾。

“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就有不少年轻市民和网友说,曾用这种方式烤过肉。”消防员说,这并不是为了达到实验效果而突发奇想的做法。

电暖器打开后,消防员使用测温枪对设备内部进行测温。

温度计显示,电暖器打开1分钟后,设备内部的发热管中心温度就达到了600℃。手放在距离电暖器中心20厘米处,会有很明显热乎乎的感觉。

消防员说,肉和虾放在电暖器的表面,容易积聚大量的热量。

大约5分钟,放在电暖器表面的虾、肉等就熟了,猪肉和腊肉在高温的作用下“滋滋冒油”。

这时,惊险的一幕发生了。

1分钟飙到600℃!使用不当很危险 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实验中肉类的油脂滴入电热器内。

肉表面的油滴落到电热器的发热管上,瞬间就产生了火花。

“600℃已经超过了油类的燃点,油和电热管一接触就产生火花。这就是用电暖器烧烤的一个很大的隐患点。一旦有火花飞溅,就有发生火灾的风险。”消防员提醒,千万不要图新奇和方便,用电暖器烤肉、烧烤:“一些网友在电暖器外罩一个铁网或者烧烤时包上锡纸或烤盘,看起来安全性增加了,其实隐患依然存在。”

涤纶的衣服、袜子被“烧”出了洞

除了最近比较新奇的“电暖器烧烤”外,比较常见的危险用法是用电暖器烘烤衣物。

2024年6月,贵州贵阳发生过一起火灾,就是由于当事人使用电暖器烘烤衣物引起的。

很多人觉得只要守在电暖器前烤衣物就不会着火。“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消防员说。

实验中,消防员先后在电暖器的表面放上涤纶材质的衣服和袜子。

1分钟飙到600℃!使用不当很危险 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袜子的覆盖实验。

覆盖在电暖器表面的衣服,大约1分钟开始受热收缩变形,现场产生了很浓的焦味。

实验用的袜子情况也差不多,1分半就开始冒烟。

1分钟飙到600℃!使用不当很危险 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袜子烧焦。

把衣服和袜子翻过来一看,都已经被“烧”出了洞。“受热时间再长一点可能要出现明火了。”

1分钟飙到600℃!使用不当很危险 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袜子受热熔化出大洞,现场伴有烧焦味。

消防员表示,他们在进行预实验时发现,衣物、纸张在距离电暖器约10厘米的位置进行长时间烘烤时,也会出现表面变焦的情况。“火灾的发生就在一瞬间。请大家不要心存侥幸,用电暖器烘烤衣物。”

广州一民房因取暖器烘烤“惹火”

取暖器使用不当,严重可能酿成火灾事故。这种案例,近期广州也有。12月3日,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公布近日一宗民房火灾起火原因初步调查结果,并发布冬季取暖安全提醒。

据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通报,11月30日14时04分,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天河区车陂街美景花苑一民房发生火灾。

救援人员到场后发现,现场烟雾较大火势燃烧迅猛,随后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灭火控火,搜救组立即对楼层内人员进行疏散。当天14时32分,现场明火被扑灭,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初步认定为取暖器烘烤引燃周边可燃物,最终原因有待下一步调查。

“电暖器等取暖用品虽好,但大家不要忽略它们的威力。一旦使用不慎,真的会烧家!”消防部门表示,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发生过因使用取暖用品不当而造成的起火事故。

如何正确使用电暖器,半山消防救援站副站长给出一些建议。

像电暖器烤肉、烧烤这类危险用法一定不能做。易燃、可燃物应当与电暖器保持安全距离,一般情况下,安全距离是一米。选购电暖器时要留意产品的功率,超过家用负荷的电暖器不要选购,三无厂家生产的电暖器也不要选购。对于家中用了多年的电暖器、浴霸等,秋冬季使用前要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出现漏电、异常发热等情况,及时关闭电源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广州消防也提醒,街坊们在使用取暖用品时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终于了解排污口深蓝色水体直排入海 官方回应 雨水排放口非工厂排污
7月20日,一段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海中威海·海上游”滨海大道附近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视频显示,一处排污口正排出大量深蓝色水体,最终汇入渤海螺口海域。排水口排出的水流量较大,在积水处激起白色泡沫

0评论2025-07-212

终于了解十四五期间3.5亿人乘坐飞机 民航基础设施大升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约有3.5亿人乘坐飞机出行,去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超过了7亿人次,预计今年将超过7.7亿人次,民航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

0评论2025-07-212

终于了解中方:中俄企业正常合作不应受干扰 反对无端制裁维护合法权益
7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俄企业合作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表示,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已就此作出回应。郭嘉昆强调,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0评论2025-07-212

终于了解长春情侣领结婚证到手离婚证 工作人员失误引关注
7月21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时,领到的结婚证封面上竟然写着离婚证,让她哭笑不得。据视频发布者描述,当天上午她和丈夫前往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证

0评论2025-07-2135

终于了解终究不敌安倍,石破茂成“票房毒药”,首相之位岌岌可危
首相官邸里,心电图冰冷作响,屏幕上闪烁的并非石破茂的心跳,而是他仅剩20.8%的内阁支持率。这座日本的权力中枢,如今更像一间为他一人开设的政治重症监护室。对于这位上任不足一年的首相,所有诊断都指向同一个结果:政治生命已进入倒计时

0评论2025-07-211

终于了解昆明致2死9伤事故司机被抓获 肇事逃逸已被控制
7月21日,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发布了一则关于7月20日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的警情通报。事故发生在当天13时16分,地点是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路。接到报警后,公安机关迅速到场处置,并联动120急救等部门开展救援

0评论2025-07-211

终于了解15岁男孩拒绝一起玩遭5人围殴 后续威胁不断
小吴今年15岁,在老家忠县读书。不久前,他在逛街时被一群同龄人拦住要求一起玩,小吴拒绝后遭到毒打。回到家后,他立即通知了在重庆打工的父母,并在家人的陪同下报警

0评论2025-07-211

终于了解被免职降级4年后 高耿恩官宣落马 再涉严重违纪违法
广州市纪委监委7月21日发布消息,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二级调研员高耿恩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州市越秀区纪委监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简历显示,高耿恩曾担任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0评论2025-07-211

终于了解景区回应男子抢占山头 野拍插队引争议
7月20日,在青海省茫崖市黑独山景区,有网友发视频称自己在一山头排队拍照时,一名身穿白色背心和黑色长裤的男子插队并坐在山头不让自己拍照。网友表示,他们已经排到了,而该男子却在后面强行占位

0评论2025-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