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线城市的房价开始横盘,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压力持续加大时,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成为关注焦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将其提升到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作用的战略高度。
会议明确提出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的要求,这不仅是简单的旧城改造,而是被赋予推动经济转型的战略使命。关键词如“增强城市动能”、“发挥枢纽作用”显示,城市更新正从空间改造升级为拉动内需的系统工程。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城市作为要素聚集地,在更新过程中天然具有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性。
住建部数据显示,2021-2023年全国城市更新年均投资规模突破5万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这种规模的投资直接拉动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50余个上下游产业。例如,上海黄浦区旧改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千亿元;广州黄埔区城中村改造中,每1元财政资金撬动了8元市场资金,形成了政府引导加市场运作的良性循环。
北京三里屯通过街区改造引入首店经济,年客流量增长40%;成都猛追湾项目改造后,夜间经济产值翻番。这些案例印证了物理空间焕新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商务部推动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通过更新社区商业设施,释放居民潜在的日常消费需求。城市更新让存量空间产生增量价值,这是内需扩大的微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