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乌克兰战争已经打到了第1266天。尽管基辅一直在强调乌军在苏梅边境地区解放了多个村庄,甚至还放风说计划攻入布良斯克州,但随着俄军七月初发动的第二波夏季攻势打出最后的高潮,仔细观察当天的战局变化,应当可以发现,有三点,非常值得关注:
第一点,乌军营一级的阵地开始崩溃。2022年7月,俄军打下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城市群之后,开始得到北约大批军援的乌军,无人机部队的优势开始突显,不仅成功进行了2022年秋季大反攻,甚至,在长达上千公里的战线上,还将原本兵力及火力都占优势的俄军,逼得开始和乌军打一场特色非常鲜明的堑壕战。
为了避免无人机造成的高战损,俄军故意拉长战线,利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分散乌军无人机部队的密度,发动进攻时,基本上也都是在炮弹洗地式的火力掩护之下,进行排级的侦察作战行动,最终通过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战斗,通过比狠拼人头,积惨胜为大胜,客观上造成乌军有生力量的巨大消耗,因此,就连乌军都将这个战术称为“千刀万剐”战术,目的就是要持续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打击基辅的战争潜力。
而且,即使是坚决主张打穿插包抄的俄军新防长别洛乌索夫上台之后,其强行拉长战线,开打哈尔科夫边境战役,即使乌军开打库尔斯克战役,也继续坚持全线进攻,但同样为了避免乌军无人机部造成的高战损,其最终也不过是将以前的排级进攻,转为了连级突破:虽然大胆投入地面部队进攻,但同样也是步步为营,只不过,其不再和乌军有板有眼、按步就班的打拆楼式的攻坚战,而是绕过乌军坚守的军事要塞,利用俄军在兵力上的优势,集中兵力突击乌军的交通补给线,逼那些得不到补给的乌军,不得不主动放弃拥有永久性工事的阵地,以至于乌军每日都在承受俄军“千连大战”强压,开始出现节节败退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