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末,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一孩、二孩、三孩的生育家庭,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事实上,早在国家政策之前,就已经陆续有城市开始用现金补贴的方式鼓励生育。四川省攀枝花市是首个推出育儿补贴金的城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三孩家庭最高累计能拿到16万元;湖北天门在生育奖励之外,再叠加购房和职业补贴,最高能享受28.5万元的综合补贴。
随着3600元生育补贴一同发酵的,是人们对于养娃成本的疑问——养一个孩子究竟要花多少钱,3600元又意味着什么?对于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来说,养娃一年就要花掉十几万元,3600元只够请一个星期的月嫂,但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3600元甚至占到了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
在哪个城市,生孩子补贴发最多?
还有一个月,孩子就要满一岁了,住在山东某三线城市的赵婉婉开始计算这一年养娃的花销。社交媒体上,孩子一直被称为“吞金兽”,哪怕是婴幼儿时期,动辄一年也要花上十几万元。但赵婉婉每月的家庭收入只有几千块,养娃主打“能省则省”。
衣服、玩具、代步车一律用亲戚淘汰的“二手货”,全都“零元购”,纸尿裤等消耗品就选择性价比高的小众品牌,一年花了2000多元,林林总总算下来,赵婉婉养娃快一年,只花了将近一万块,“该省省该花花,精简养娃”。
在这个精简的账单里,奶粉钱占最大头,也最难省下,花了将近5000元,“吃进肚子里的肯定要健康”。但很快,这笔钱也能省下来了。
7月末,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一孩、二孩、三孩的生育家庭,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可按月数折算领取相应补贴。这是国家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发放现金育儿补贴。赵婉婉刷到新闻,第一时间算了一下,她能领到将近一万元。
事实上,早在4年前,就已经陆续有城市开始用现金补贴的方式鼓励生育。四川省攀枝花市是首个推出育儿补贴金的城市,针对按政策生育的二孩及以上的家庭,每月每孩补贴500元,直至孩子满3周岁。随后,陕西、山西等省份的部分城市也跟上脚步。每日人物根据官方信息,统计了不同地区的育儿补贴,发现补贴数额较多的地方,大多是二线及以下的城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甘肃酒泉肃北县,生育3个小孩,累计到手的直接补贴都超过了10万元。
其中,湖北天门在直接的生育奖励之外,还叠加了买房优惠。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6万元、12万元的购房认购券,再叠加教师、医务工作者等职业补贴,一个三孩家庭最高可享受到28.5万元的综合补贴。2025年,天门的房价大约在每平方米5000元,也就是说,一个三孩家庭领完补贴后,只要再出10万元左右就能拿下一套80平方米的新房。
相比与二、三线城市的“疯狂撒钱”,一线城市的生育激励政策大多集中在育儿的系统性支持上。比如,两年前北京启动普惠托育的试点项目,向爱心托育机构发放现金补贴,到如今,北京托位总数达到6.7万余个,其中47%都是普惠托育,价格在每月1500元至3800元不等,较之前的7000元均价,下降了一半多。
不过,在一线城市职工能拿到的生育津贴要更多。参加生育保险的女性职工,社保缴费基数越高,到手的生育津贴也就越多。
根据各城市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每日人物计算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女性职工能拿到的最低生育补贴金额。其中,深圳能拿到的最高,一个在深圳工作顺产第一胎的女性,至少能拿到4.5万元的生育补贴。
当然,这笔钱的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前期缴纳保险的数额。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分享自己领到的生育津贴。在外企工作多年的员工,虽然每月到手工资只有一万元左右,但是公司缴纳的社保基数高,“(生育津贴)到手将近19万”。
除了各地政府,不少企业也有自己的“催生”政策——员工生子,公司拿钱。早在2019年4月,江苏远东控股集团就率先发文,为多胎员工提供额外产假和陪产假,实施双倍奖励制度,子女多的员工晋升机会也更多。到了2023年,远东集团更是直接推出了最高达28万元的现金奖励。携程集团也在2023年推出了现金生育补贴,无论性别,工作满3年的员工生育的每一胎,每年都能拿到一万元的现金补贴,一直发到年满5周岁。携程创始人梁建章曾表示,“为应对人口挑战,准备了10亿资金”。
养一个娃,到底要花多少钱?
随着3600元生育补贴一同发酵的,是人们对于养娃成本的疑问——养一个孩子究竟要花多少钱,3600元又意味着什么?
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每年3600元的诱惑力相对有限。上海人李欣蕊感受到,自从生了孩子,钱就变成了纸,几乎每一项支出都以万为单位。奶粉要两万多元;“不能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一年也要两万多元,甚至连宝宝的写真都花了五万多元。算下来,养娃一年多,花掉了将近16万,“都够买一辆新能源车了”。
小孩刚出生时,李欣蕊专门请了金牌月嫂,工资一万五千多元,换算下来,3600元的补贴可能刚够月嫂一周的工资。社交媒体上,也有人调侃,一年365天,算下来一天还不到9.9元。
不过,这3600元在不同的家庭,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在三线城市生孩子的赵婉婉,成为全职主妇后,为了省钱,每天三餐都是自己做饭。3600元,折到每个月是300元,“(300元)相当于一个月的肉钱”。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的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如果按照收入水平五等份分组,则大致可以得到从高到低不同档位的收入群体。最高收入组家庭每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9万多元,3600元的生育补贴不到年可支配收入的4%。而对于最低收入组家庭来说,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8601元,一年3600元的生育补贴直接占到了41%,将近一半。
仅从收入占比来看,显然,这3600元的补贴,对低收入群体的诱惑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