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学者:三星堆王国或因内斗走向衰落 内部斗争导致衰亡

2025-09-27 21:4220

三星堆如何成为一统成都平原的王都型古城,又因何衰落?考古学家的研究或许正在揭示真相。9月27日,在德阳举行的2025年三星堆论坛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以三星堆遗址的两次转变为切入点,勾勒了三星堆古城兴起和衰落的历史脉络。孙华指出,三星堆古城并非简单在原有聚落上扩建,而是重新规划建设的新城。最终可能是因为内部斗争打击了神权贵族集团,部分人群开始迁出,导致三星堆王国逐渐衰落。

学者:三星堆王国或因内斗走向衰落

三星堆遗址的年代范围从距今45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2900年左右,其间文化面貌多变。在三星堆文化初期(距今3650年至3400年左右),原先聚落的基础上开始出现城墙和城濠。三星堆西北面的月亮湾小城是这一时期营建的第一个小城。到了约3400年前后,大规模的城市扩建开始了,向北、东、南三面扩展,修筑了三星堆大城,并在不久后又修建了东北小城即“仓包包小城”,形成了一大三小的格局。

这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不仅器物群发生很大改变,大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有无兴废也有很大不同。孙华认为,三星堆城的兴建改变了先前三星堆聚落的范围,原聚落西部的一些地点被城墙和城濠分隔在城外,一些大型建筑也被废弃平毁。这表明三星堆城是摧毁旧聚落后新建的中心都城。随着城邑间争斗加剧,沱江流域的三星堆集团最终崛起,统一了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

三星堆聚落吞并其他古城后,为何反而开始修筑城池并对原先的聚落进行大规模改造?孙华认为这可能与三星堆人群主体的变化有关。丧葬习俗通常是相当保守的,但三星堆遗址内和周边的墓葬突然消失,加上房屋普遍被毁,暗示外来社群可能取代了原有的社群。在宝墩文化向三星堆文化的转变过程中,来自中原、西北及长江中游的人群进入成都平原,使得三星堆聚落的人群构成发生变化,其中一支强势人群演变为十二桥文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