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民生愿景变幸福图景 惠民生绘新卷

2025-10-22 20:5240

惠民生夯实幸福基 增福祉绘就新图景 ——天水“十四五”民生实事交出暖心答卷

民生愿景变幸福图景

就业帮扶车间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四五”期间,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龙城大地渐次铺开。这张图景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始终如一的民生情怀,是各项政策精准滴灌的扎实成效。五年来,我市聚焦群众关切,于细微处着眼,推动民生保障从“有”向“优”迈进,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这座城市民生保障的温度与力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擦亮了幸福底色。

当阳光洒向乡村就业帮扶工厂,车间内“哒哒哒”的缝纫声、“咔咔咔”的焊接声,奏响了一曲生动的“增收交响乐”。不远处,村里的道路清洁员正挥舞着扫帚,仔细清扫着村文化广场的落叶。这是我市乡村一个普通的清晨,也是“十四五”期间村民们安稳日常的真实写照。五年来,以“就业帮扶工厂”和“乡村公益性岗位”为主要经纬的“民生网”,稳稳地托起了群众家门口的“就业梦”。

在天水藉源铁器加工帮扶工厂里,40岁的杜明正熟练地进行电焊作业,一个个零件在他手中很快组成了柜子。“现在工厂就在村头,我边干边学也是熟练工了,每个月能领七八千元工资,成了有技术的‘上班族’。”杜明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说。“政策好,我们都有信心。”天水藉源铁器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建辉表示,目前公司年经营收入有100万元,吸纳了周边村庄40多名劳动力,其中脱贫人口占了近一半。

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像这样的乡村就业工厂(就业帮扶工厂)有421家,转型发展就业帮扶车间6家,新建乡村就业工厂(就业帮扶车间)28家,吸纳就业1.45万人,成为村民们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支撑。同时,动态优化了乡村公益性岗位设置,岗位类型拓展至保洁员、田野文物巡护员等12类。王定田是秦州区藉口镇缑家庄的一名公益护林员,700多亩的山林就是他的工作岗位。“以前家里困难,我年纪大了又没啥技术,出去找活都没人要。后来村里给我安排了护林员的公益岗,一年有8000元收入。”王定田说。如今,像王定田这样的公益性岗位人员遍布各个乡村,他们是森林防护员、道路清洁员、爱心理发员……从“十四五”初的22480人到2025年9月的22766人,这些“小岗位”汇聚起来,成为乡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基层治理的“大能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