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专家称北京疫情暂不需升级防控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

2020-12-27 01:37430
  2020年12月末,新冠病毒再度来袭,给国内民众的欢度新年计划蒙上一层阴影。12月2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2例,本土病例8例,其中辽宁6例,北京2例。
 
在12月23日至26日的几天里,北京已出现10个感染新冠病毒病例,北京市顺义区今天正式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首都疫情已经出现多点散发零星病例状况,防控面临重大考验,首都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必须以应急状态时刻拧紧疫情防控这根弦。”2020年12月25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
 
专家称北京疫情暂不需升级防控
 
北京多点散发病例不断
 
此前,北京市多个主要行政区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报告新增本土病例,但到了12月中旬,朝阳区率先打破平静。12月14日,一名结束了隔离期的入境男子确诊新冠肺炎。此后的12月17、18日两天,与他相关的两位密切接触者相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他入住的朝阳区汉庭酒店大山子店被划定为中风险地区。
 
一周多之后,12月23日,一位住在顺义区空港莲竹花园小区、工作在海淀区奥北科技园某公司的付某某,因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在主动检测中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顺义区、海淀区分别涉及到的小区1970人和工作园区3755人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次日即24日,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通报,所辖韩亚航空公司一名在京工作人员,12月22日返回韩国后,核酸检测呈阳性,为无症状感染者。同一天,位于北京西城区金融街道的一名餐馆员工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该员工从事冷链相关工作,已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2月25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2例确诊感染者,均居住在顺义区。其中一位感染者为一家便利店员工,因为店里销售冷鲜食品,公司安排新冠检测时,于25日发现阳性结果;另一位感染者为慧与(中国)有限公司员工,因该公司位于朝阳区利星行中心,12月26、27日,要求望京、东湖、机场三个街道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眼下,北京正在对朝阳区3个街道、顺义区12个街道乡镇和天竺综保区相关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结果发现有5人感染新冠病毒,均为这两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不排除进一步发现病例的可能。
 
专家称北京疫情暂不需升级防控
 
在25日下午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说,“两节”期间疫情防控的关键是要坚持减少人员流动,比如,党政机关干部带头在京过节,非必要不出京、不出境;原则上不举办各类庙会、体育赛事等大型聚集性活动;公交、地铁等视情增加车次,地铁按90%限流等。
 
对于流动大军之一的高校学生,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12月26日表示,目前北京高校陆续进入期末寒假,将按照“错峰”原则做好寒假放假安排,组织学生有序离校离京,指导离校离京学生做好途中及居家防护。“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不是说高校的同学们就不能离京返乡(返家)了。”
 
12月初,教育部便发文,要求高校错峰分批放寒假。从不完全统计来看,一些放假早的学校,寒假从元旦开始,一些学校则要晚一个月开始放假。多位高校研究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近期完成期末考试后,导师让她们尽早离校,尽量不留校。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认为,就现阶段的疫情来看,老百姓最重要的是做到两点:一要配合政府完成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二要提高防疫意识,比如不要私下里大规模聚会。他强调,没检出来感染者不代表没有疫情,检测出来病例也不代表疫情很严重,还是要小心谨慎,因为国内大部分人群都易感。
 
关注重点高风险人群的免疫、流动
 
与上一轮新发地的聚集性疫情不同,北京这一轮新增病例中,尽管一些感染者流调具有相似点,比如都从事冷链相关工作或销售冷鲜产品,但是彼此之间并没有相关性,感染原因或溯源结果均有待查明。根据北京市的通报,顺义25日两例确诊病例在发病前14天内,无明确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无野生动物接触史,也未到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一定是输入引起的。”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至于是否需要升级防控策略,他认为,“不需要,现在的措施都非常有效,重点在于如何把现在的措施落实好。输入引起个别病例是很难免的。”
 
“北京现在出现多个病例没有流行病学联系,那就说明可能有多个源头,这是比较令人担心的。”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还是应该提高警惕,特别要防止超级传播者的出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10月底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曾表示,今年秋冬,中国出现疫情局部暴发的可能很小,但可能出现零星的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因为有了前期新发地的经验,未来达到三四百人规模的疫情可能性不大。
 
大规模核酸检测、流调追踪、隔离治疗,以追求“动态清零”,是中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法宝。金冬雁建议,疫情不严重的时候,防控目标是把零散的感染者找出来,最主要的是密切接触者追踪。北京在上一轮新发地疫情中,在密切接触者追踪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将所有确诊者找了出来,等到后面北京开展应检尽检时,检测了900万人结果是零确诊。
 
专家称北京疫情暂不需升级防控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因为全球疫情还在蔓延,再加上北半球处在冬季,病毒在较低温度下存活时间比较长,这些原因都导致输入型病例不可避免。现在的重点应该是防止输入性病例导致的聚集性病例,具体来说,要更加严格地执行各种防控措施,在口岸、国际物流、冷链等方面重点加强管理,并且让相关从业人员尽快接种疫苗。
 
接下来的元旦、春节都是人口流动的重要节点。卢洪洲认为,只要采取严格的常态化防疫措施,并且一部分人已经获得了疫苗保护或很快即将接种,“两节”的疫情风险不是太大。他说,“只要没有人感染,无论人员怎么流动,都不会导致传播。”吴尊友也认为,人多并不可怕,控制传染源是关键。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运,要努力减少有可能感染的人员流到社会,造成潜在风险。
 
从事冷链等相关工作的人员也是中国疫苗接种策略中优先接种的群体。根据中国的接种策略,今年冬春之际,将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这些人群包括冷链物流、海关边检、医疗结构、农贸海鲜市场、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则于12月12日撰文指出,在中国普遍疫苗接种之前,强化抗疫和精准防控仍然是我们当下的选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终于了解欧盟对俄制裁能见效吗?俄罗斯警告欧盟自食恶果
近日,就在俄乌战争进入胶着阶段之际,欧盟开始蠢蠢欲动,正酝酿着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面对这一系列充满敌意的举措,克里姆林宫罕见强硬发声。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言,任何形式的压力与武力都无法迫使俄罗斯坐上谈判桌,唯有“有理有据”的基础...

0评论2025-06-302

终于了解刘国梁女儿美国再夺冠!上演星二代的逆袭:目标已瞄准世界第一
近日,刘国梁女儿刘宇婕夺得了RLX拉尔夫劳伦青少年精英赛的冠军,这是她个人首座AJGA邀请赛冠军。刘宇婕赛后全程用英文演讲:“真不敢相信我刚刚赢得了我的第一场AJGA邀请赛冠军。这一周我成长了很多:心理素质、球场策略、自信心和经验都得到了提...

0评论2025-06-303

终于了解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阅兵?中方回应 未提供具体信息
在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中国计划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参加9月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并询问是否可以证实和提供更多情况

0评论2025-06-303

终于了解新疆男子揣20万元买牛宰杀支援榕江 爱心跨越千里
6月30日,贵州榕江的洪灾救援工作进展顺利,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和爱心人士纷纷汇聚于此。阿里木江·哈力克,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从新疆乌鲁木齐赶来支援,已在贵州帮助了四天。他曾长期在贵州毕节生活,视贵州为第二故乡

0评论2025-06-303

终于了解果切放了10天都不坏,背后竟是黑科技
炎炎夏日,又到了大快朵颐各色水果的好时节。或许不少人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水果确实香甜可口,但可惜太容易变质了。从拎回家的那一刻起,我仿佛就已经加入了一场与腐烂赛跑的战斗。事实上,水果容易变质不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烦恼,更是令全球科学家头疼的大难...

0评论2025-06-303

终于了解鹿晗问“只有我一个人变老了吗”?
6月27日至28日,鹿晗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了两场演唱会,这是他复出后的首站巡演。在与观众互动时,鹿晗感叹:“就我一个人慢慢变老了吗?”这句话引起了广泛共鸣和热烈讨论

0评论2025-06-301

终于了解余承东展示鸿蒙AI超级智能体 小艺进化实现“动口不动手”
近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发布了一段视频,介绍了即将推出的鸿蒙AI超级智能体

0评论2025-06-301

终于了解刘国梁女儿夺得高尔夫国际大赛冠军 首座AJGA邀请赛桂冠
6月30日,刘国梁的女儿刘宇婕夺得了RLX拉尔夫劳伦青少年精英赛的冠军,这是她个人首座AJGA邀请赛冠军。赛后,刘宇婕全程用英文发表感言:“真不敢相信我刚刚赢得了我的第一场AJGA邀请赛冠军

0评论2025-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