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印度喜马拉雅隧道塌方本可避免!建筑官员无视专家组的技术建议

   2023-12-31 互联网2

上个月,在被困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塌方隧道17天后,41名印度工人全部获救。

印度喜马拉雅隧道塌方本可避免!建筑官员无视专家组的技术建议

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脉隧道塌方事故现场。图片来源:FRANCIS MASCARENHAS/REUTERS

然而,对许多印度学者来说,这场近乎灾难的事件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因为该国政府官员忽视了科学家一再发出的警告,即试图在喜马拉雅山极不稳定的地质环境中开辟查尔达姆公路大型交通系统的危险性。

据《科学》报道,研究人员希望隧道坍塌以及与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相关的山体滑坡和洪水,能说服政府重新考虑建筑实践,并加强目前在印度最高法院对查尔达姆公路项目提出的法律诉讼。

印度商学院巴蒂公共政策研究所环境科学家Anjal Prakash认为,反复发生的灾难应该促使政府重新评估建设计划,并制定预防措施。

查尔达姆公路自2016年以来引发了不少争议。当时政府斥资19亿美元升级约900公里公路,这是一个重大旅游和经济发展项目的核心。该计划要求拓宽道路、挖掘隧道,并在崎岖的地形上建造100多座桥梁和3500个涵洞。这将需要大规模的爆破,清理大片森林,倾倒大量废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开辟大量的道路。所有这些活动都可能引发落石、山体滑坡和洪水。但法律分析人士说,政府将该项目分割成长度不到100公里的区段,从而避开了进行全面环境评估的要求。

然而,在2019年,来自环保组织的法律挑战促使最高法院任命了由著名环境科学家Ravi Chopra领导的委员会,审查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彼时该项目已在进行中。该小组在2020年的一份报告中称,工程师未能对查尔达姆许多建筑工地进行地质和水文分析,会导致山体滑坡和环境破坏。但在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即人行道的宽度上,该小组发表了意见分歧的结论。大多数人支持10米宽的路面,而以Chopra为首的少数人则建议将路面限制在5.5米宽,以减少施工风险和对环境的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