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中资汽车制造商(包括全球最大的电动车企)在它们可能面临更多限制措施之前,可能已经决定放弃美国市场。这些车企建于墨西哥和巴西的工厂可能并非面向美国,而是面向拉丁美洲——一个规模更小但更容易进入且仍然有利可图的市场。
1.安全调查和特朗普并非唯一的障碍
即使不考虑美国政府所谓的安全风险调查以及特朗普100%的关税威胁,中资汽车制造商可能也会因为27.5%的进口关税和美国本土的竞争对手而避开美国市场。现代·起亚的经验表明,在美国建立声誉也需要大量资源和时间,而且还需要适应该市场对大型SUV和皮卡而非紧凑车型的明显偏好。
尽管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其他大多数中国车企都在进行海外扩张,但它们近期都没有进军美国的计划。唯一的例外是拥有沃尔沃和极星的浙江吉利控股。拉丁美洲也是一个体量较大的汽车市场,轻型车年销量达400万-500万辆,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和全球总量的5%。
2.价格实惠的中国电动汽车打入拉美市场
通用、大众等车企显然不愿在2025年年底前扩大平价电动汽车的规模,而这可能会无意中帮助中资车企打入新兴市场。特斯拉还未进入巴西市场,而其在墨西哥的最低售价为5万美元。3月初,比亚迪在拉丁美洲推出的Dolphin Mini,这是其最便宜、最畅销车型海鸥,起售价略高于2万美元。这款紧凑型车或会复制比亚迪海豚、Atto 3和宋Plus DM-i之前的成功,根据巴西电动汽车协会(ABVE)的数据,这三款汽车帮助巴西纯电动汽车和插混汽车的销量从2022年的18,800辆提高到2023年的52,000多辆。
去年,比亚迪、奇瑞和长城在巴西10款最畅销的纯电和插混车型中占到了六款。未来几年,上汽名爵和哪吒也计划在拉丁美洲推出更多价格实惠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