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医保局针对公众关于医保卡使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关键点包括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家庭共享规则及操作方式、注意事项,以及未按规定使用医保卡可能产生的后果。
1. 医保个人账户能否为家人使用? 参加职工医保的个人,其医保卡内的余额(即个人账户资金)允许通过“家庭共济”功能与已参保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共享,用于支付医药费用中的个人应付部分。这需先完成家庭共济的设置。
2. 如何设置“家庭共济”? 参保人可利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当地医保部门的线上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进行家庭共济的线上申请,部分区域也支持线下医保大厅为不熟悉电子设备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服务。
3. 哪些家庭成员适用“家庭共济”? 仅限于已办理共济手续的家庭成员,且这些成员需同样参加了基本医保。重要的是,配偶的父母不包括在内,且共济成员享受各自的医保报销待遇不变。
4. 就医购药应使用谁的医保卡? 就医购药必须坚持“本人医保卡对应本人就医”原则。家庭共济共享的是账户内的资金,而不是医保卡本身,意味着钱虽能共用,卡却不可混用。
5. 冒用他人医保卡的后果是什么? 冒名就医属于违法行为,轻则暂停医保联网结算,重则面临法律制裁,包括罚款乃至构成诈骗罪。《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严格要求个人凭本人医保凭证就医购药。
6. 特殊情况下的代购药是否可行? 特殊情况下,如家中老人行动不便,子女在出示双方身份证明的前提下,可以代为购药,但仍需使用老人的医保卡进行支付,确保医保使用的合法性。
总结而言,医保卡个人账户的资金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便利,但务必正确理解并执行医保政策,避免违规操作导致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