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在会上阐述了教育部如何贯彻党中央决策,针对未来学龄人口趋势,统筹教育资源,确保与人口变化相适配。措施涉及多个教育阶段:
学前教育阶段面临学龄人口减少及资源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城镇普惠性资源短缺和农村办园条件不足。教育部计划优化普惠资源布局,增加公办教育资源,强化教师队伍配置,推动学前教育的普及与普惠。
义务教育方面,小学在学人数已在2023年达到峰值,而初中生源数量继续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城市学位紧张与农村资源过剩并存。解决方案包括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增加人口流入地区学位,改善寄宿学校条件,维持必要乡村小校运营,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校长和骨干教师区域流动,以及利用教育数字化促进资源分享。
对于高中阶段教育,将根据学龄人口趋势平衡新建与挖潜,应对短期内的压力与长期的缓解。策略涵盖增加财政投入,优化普高和中职布局,新建改扩建学校,支持综合高中,推动多样化发展,并鼓励灵活利用各学段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方面,预计到2032年前学龄人口将持续增长。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超60%。未来,将通过高校改扩建、增设新校等途径扩大资源,满足学位需求,同时支持“双一流”高校发展,引进国外高水平理工院校合作办学,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并实施计划促进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学生入学机会公平。
以上措施展示了教育部在不同教育阶段针对人口变化趋势的综合规划与策略部署,旨在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与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