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日益普及的今天,电车的“隐性成本”也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电池的衰减与更换问题。这一成本与车主的用车体验息息相关,甚至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整体使用价值。尽管电动车的售价和续航能力已经相对成熟,但对于不少车主而言,电池这一关键部件却是“定时炸弹”,常常被购车时的优惠所掩盖。
根据相关报道,新能源车电池在使用约四年后,衰减幅度可能高达25%。对于消费者而言,面临的不仅是续航里程的缩短,更是动辄数十万元的换电成本——换一块电池的花费足以买一辆全新的燃油车。
一、电池衰减:新能源车“缩水”之谜
电池衰减指的是电动车电池的储电能力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的现象。换句话说,电池使用几年后,充电后的电量储备减少,进而影响续航。电池衰减主要源于两方面:电池的自然老化和化学反应。长期充放电过程中,锂、钴等元素的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导致电池容量逐步流失。
造成电池衰减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充放电次数:每次充电与放电都会消耗电池的“寿命”。经过数百次甚至上千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的储电量会不可避免地下降。
温度因素:电池对温度极为敏感,极端高温或低温会加剧电池的衰减。在酷热或严寒条件下,电池储能效率可能大幅下降,直接加速电池老化。
充电方式:频繁充至100%或过度放电,都会加速电池衰减。如果不按厂家建议的充电方法使用,电池的寿命可能会大幅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