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牛津大学出版社公布了2024年年度词汇,“脑腐”(brain rot)一词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词指的是因过度消费无价值或不具挑战性的网络内容导致的精神和智识状态衰退。专家认为,该词的高频使用反映了人们对于大量摄入低质量网络内容尤其是社交媒体内容所产生影响的担忧。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何红波表示,“大脑腐烂”仅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其中描述的精神和智识状态衰退接近“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状态,用来形容社交媒体对脑健康的影响并不科学。
现实中,许多人沉迷于刷短视频,几个小时停不下来。何红波指出,很多人过度使用网络媒介并非真正喜欢网络世界,而是因为生活中缺乏意义感,感到无聊或迷茫,希望通过上网行为来转移注意力,打发时间。无价值或不具挑战性的内容容易吸引眼球,使大脑产生被动注意,不需要努力就能集中注意力。持续接收令大脑兴奋的信息会形成犒赏机制,激励人们强化社交媒体使用行为,难以停下。当大脑的被动注意被不断强化后,主动注意将变得困难,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例如较多人难以专注地读完一本书。
何红波认为,低质量的社交媒体内容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12岁至20岁是人脑前额叶情绪认知网络脑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若接触过多无价值信息,反复刺激神经环路,会影响大脑发育。此外,沉迷社交媒体还会减少青少年户外运动时间,减少面对面社交,影响睡眠,增加情绪障碍的风险。大量接触低质量的社交媒体信息可能导致认知偏差,甚至出现认知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