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贯彻落实好《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各地需从战略规划、学段衔接、民生关切、数字化等关键处谋篇布局。
《纲要》是国家战略,旨在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省级层面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例如,四川省提出到2027年教育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省,并构建“1+N”政策体系,其中“1”是编制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N”是聚焦思政建设、基础教育等方面,出台省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等配套政策文件。
面向未来,省级政府需根据本省产业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需求,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的支持力度,培养适应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江苏省在这方面做得较为突出,聚焦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24年,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正式揭牌,为推动更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出积极贡献。
优化各学段的衔接政策,是保障教育体系连贯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要避免“九龙治水各管一段”,在侧重对起点公平的监测评价基础上,增加结果性评价与增值性评价的内容与权重。构建立体评价体系,制定体现世界一流水平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质量评价标准,明确考试导向,降低考试频次,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由考查知识向全面发展转变,健康第一,全力减少“小眼镜儿”“小胖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