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一位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大年初三摸了路边的一根管子,导致手掌被玻璃纤维扎伤。尽管尝试了多种方法处理,但仍然无法完全清除。随后,孩子前往医院,在手外科通过显微镜才取出了一些较长的纤维,医生建议小的“刺”会随着皮肤生长自然脱落。
青岛的一位家长在网上发帖寻求帮助,称孩子摸了路边的一根管子后,手掌上出现了透明的晶状纤维,弯曲时感到疼痛。这位家长尝试用透明胶和猪毛钳夹取,效果不佳,最终在手外科通过显微镜取出了部分纤维。之后,家长又从超市购买了去黑头面膜和镊子进行处理,大约三天后孩子的手不再痛。
广东的薛女士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的孩子去年3月因摸了疑似蚊帐杆子而受伤,后来她尝试用面粉和水混合成泥浆状,让孩子用手揉搓,晾干后掰掉,发现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薛女士建议,可以用普通面粉和水和成浆糊状,让孩子在盆子里玩,视情况反复多次。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周洪直介绍,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单丝直径非常细,常见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中。他提醒,玻璃纤维的耐磨性和耐折性较差,容易造成皮肤伤害。居家用品应尽量避免使用玻璃纤维成分,特别是帐篷、蚊帐支撑杆和雨伞等,使用时间不要超过10年。如果玻璃纤维杆断裂,后果可能较为严重,尤其是对儿童来说。
中科院地质所专家建议,如果不慎被玻璃纤维扎到手,可以使用面粉和水的方法,将面糊涂在手上,再慢慢扯下面糊,以带出扎入手里的细小玻璃纤维。如果扎得太多或不小心吸入鼻腔、口腔,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