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总数找到大爷喂鸟感染鹦鹉热 高烧不退 好心善举引发罕见病!(图)

   2025-03-26 互联网顺发之窗网14

莫爷爷今年85岁,近日因发热伴寒战(最高达39℃),咳嗽、咳痰在社区医院治疗三天后仍无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他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入院后,迅速为患者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胸部CT显示右下肺肺炎。经过几天抗感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莫爷爷的体温仍然反复升高。

为了查找致病原因,医生对莫爷爷进行了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并留取肺泡灌洗液进行广谱病原学检测。很快,检查结果显示:鹦鹉热衣原体。调整抗感染药物并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护理后,莫爷爷的体温快速恢复并稳定在正常范围。

在医护人员的追问下,莫爷爷回忆起家中阳台上有一个鸟窝,他经常投喂这些鸟,有时还需要清理鸟窝附近的粪便。李毅芳主任医师解释说,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最初多在赏玩鹦鹉人群中发现,故得名“鹦鹉热”。后来发现多种鸟类如鸽子、海鸥等也可作为传染源,因此它又称为“鸟热”。

据国外相关文献,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近十年的数据显示,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分布范围随中间宿主的活动不断扩大,感染率呈现继续增长趋势。鹦鹉热衣原体由人际传播的情况十分少见。鸟类可以通过受污染的水、食用粪便污染的谷物、食用受污染的尸体、吸血的外寄生虫和巢内传播等方式传播该病原体。人的感染通常是通过接触禽类的排泄物或者渗出物传播,最普遍的形式是吸入干燥排泄物的微粒感染。人们也可能因为口与鸟嘴接触或触摸已经受到感染的鸟的羽毛或组织而被传染。

人群普遍易感鹦鹉热,感染后不能获得持久免疫,容易复发及再次感染。从事鸟类或禽类相关工作或饲养人员以及鸟类爱好者具有更多接触机会,可能造成集体感染或家庭聚集性感染。接触鹦鹉热患者也可能感染鹦鹉热衣原体。

感染鹦鹉热后会出现以下症状:发热、咳嗽、头痛、肌肉疼痛、呼吸困难、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

李毅芳提醒,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提高防范意识、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是防治鹦鹉热的重要措施。预防鹦鹉热的方法包括避免接触病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处理疑似病禽时做好个人防护,购买健康的禽鸟,定期检疫和监测,改善养殖环境,以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