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将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展出。展览将展示包括乾隆花园第一进院落烫样在内的200余件/套中外文物,邀请观众登楼赏园。
展览通过“雅集”“鉴藏”“游山”“静修”“观花”“畅音”六大园事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例如,乾隆花园倦勤斋的“紫藤”在莫奈的《睡莲》上摇曳,凡尔赛宫的油画与定格在铜版画上的圆明园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像喷泉互望。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
走进西雁翅楼展厅,仿佛进入古人曲水流觞的雅集。展厅巧妙还原了“曲水流觞”的场景,观众可以在一场场历史上有名的雅集中与名人雅士相遇。最负盛名的盛会当数兰亭雅集。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30余人汇聚兰亭,将漆木耳杯放入蜿蜒溪中。杯停面前,就要赋诗吟咏,否则就取杯饮酒。《修禊图卷》铺陈展示,记录了山林春景间的文人雅士。展柜里,描彩漆鱼纹、云纹和鸟纹的耳杯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也许它们都曾参与过类似的盛会。
展出的《褚遂良摹兰亭序》和《冯承素摹兰亭序》是《兰亭八柱帖》中的两册,上面镌刻了米芾、赵孟頫等历代名家的题跋与印章,钤印“乾隆御览之宝”。当年,乾隆命人收集了8册与兰亭有关的书帖,临摹上石,传拓成册,陈设在紫禁城、清漪园等皇家园囿中。值得庆幸的是,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兰亭八柱因石材耐火得以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