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行业在很多人眼中是需要退避三舍的,一些人忌讳谈及相关话题,更避免和它产生关联。然而,在清明节前,“殡葬”相关词条冲上了热搜,不少年轻人以科普的方式在社交平台上展示了入殓师的真实状态。轻松的内容打破了人们对“殡葬”的刻板印象,也引发了对这一行业的兴趣。
河南新乡一处陵园里的小潘自主选择了成为一名生命礼仪师。高中时,她因电影《入殓师》对殡葬行业产生了兴趣,但遭到母亲反对。高考时,她妥协报考了建筑专业。毕业后,她在建筑行业工作并不开心,最终决定追求自己的兴趣。母亲通过学习和接触年轻群体后,支持了她的选择。小潘应聘成为了一名遗体美容师,成为了陵园里最年轻的从业者。
从业半年多来,第一次服务逝者的经历让小潘印象深刻。那是一位因肝癌去世的60岁阿姨,为了给逝者化妆,她用手心一点点捂热逝者脸颊,最终得到了家属的认可。这份工作背后,是持续三个月的心理拉锯。起初,小潘每晚都会从噩梦中惊醒,心理压力很大。后来,她逐渐适应,并开始理解逝者生前的故事,发自内心地希望为他们提供体面的送别。
小潘选择从事这个行业,是因为她希望通过经历更多,学会坦然面对死亡。尽管最初只想找份不用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但她发现与家属打交道会更多,她希望能帮助他们度过悲痛时刻。然而,这份职业也让一些朋友与她断联,有人不理解,甚至说话很难听。尽管如此,小潘仍然不后悔,她觉得这份工作总要有人去做,而且她喜欢这份清闲且符合自己性格的工作。
入职以来,小潘经历了从好奇到恐惧再到平静的过程。她学会了珍惜,不再在意别人的评价。看到别人家的生离死别,她更加懂得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工作让她从恐惧中生长出了新的勇气,也让她变得更加踏实。每逢传统祭扫高峰,她和同事总是忙碌于代人擦拭墓碑、摆放祭品,这些平凡的工作让她感到充实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