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全球航空制造业正面临新一轮价格攀升压力。行业分析指出,在供应链紧张与原材料涨价的持续性冲击下,波音和空中客车两大巨头可能因贸易关税及人力成本激增,进一步推高商用飞机售价。
多位航空领域专家表示,自2021年以来,飞机制造的核心材料成本已飙升40%,其中铸件、锻件及钛制品价格涨幅尤为显著。美国前政府对进口钢铁和铝材加征的25%关税,成为关键成本推手。航空动力咨询公司总裁理查德·阿布拉菲亚直言,原材料本非行业痛点,但关税政策人为制造了危机。
人力成本也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去年底,波音为结束西雅图机械师罢工,被迫签订四年涨薪38%的劳资协议;其关键供应商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也在近期达成类似加薪协议。行业人士透露,当前飞机总成本中,人力与原材料占比已较疫情前提升逾15个百分点。
不愿具名的航空经济学家向法新社证实,相比2018年,主流商用飞机目录价格已上涨约30%。而关税与供应链问题形成的“叠加效应”,可能使这一趋势延续至2026年后。阿布拉菲亚警告称,若全球贸易环境持续恶化,飞机最终售价涨幅或将突破40%。
对航空公司而言,飞机采购成本的攀升与疫后需求复苏形成“剪刀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显示,尽管全球航空客运量已恢复至疫情前85%,但运力更新需求被大幅推高的购机成本抑制。行业分析机构预测,若单价持续上涨,未来五年全球商用飞机订单量或将萎缩12%-15%。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欧盟飞机加征的15%关税与空客反制措施,已形成恶性循环。阿布拉菲亚批评道,保护主义政策最终伤害的不仅是进口方,更是本国航空制造业的全球话语权。波音公司此前警告称,关税战已使其每年多负担超10亿美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