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日友好医院肖飞董袭莹事件持续发酵。针对将已麻醉的患者晾在手术台40分钟的指控,肖飞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当天进行手术准备时,因爆发激烈争吵,他感到头晕、手抖得厉害,无法开始手术。在确保麻醉后的病人安全且有麻醉医生和台上护士看护的情况下,他摘掉手套、脱下手术衣,到手术室门口与领导协商更换巡回护士。
在等待领导回复的过程中,为避免进一步冲突并调整身心状态,肖飞返回病房测血压、吃降压药、喝水,平复心情后与一位朱姓医生一起返回手术间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历时112分钟,出血10毫升,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并在第6天正常出院。
国内一位知名麻醉医生对此发微博表示,在等待肖飞的40分钟内其他同事无法进行任何操作。由于缺乏手术刺激,病人诱导后肯定缺容量,血压和心率会下降。麻醉只能减浅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否则患者会陷入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于手术病人来说,麻醉一旦开始,每分每秒都是累积的风险。
此前,中日友好医院通报称,举报材料反映的肖飞个人问题基本属实,对其予以开除党籍处分,并解除聘用关系,但未提及麻醉患者被晾40分钟的问题。
关于医护吵架导致麻醉患者被晾40分钟的行为性质及是否应受处罚的问题,国家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中日友好医院是部属联系单位,但涉及具体医疗行为则遵从属地原则,可联系辖区卫生主管部门处理。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接到相关投诉,因此无法给出答复。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根据卫健委《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规定,手术过程中主要术者和麻醉医师应全程在场。《医师法》也明确规定,医师应尽职尽责救治患者,遵循临床诊疗指南,遵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医学伦理规范。肖飞作为主治医生,无正当理由离开手术现场40分钟,即使没有给患者造成实际损害,仍属于无视患者人身安全,违反职业医师规则的行为,属于失职行为,严重违反医师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规范,可能面临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或者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