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0岁的夏女士因持续干咳一周到广医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感染伴多发空洞形成,她被收入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一区住院治疗。刘知陶主任查房时注意到CT上形似“鬼脸”的特殊影像(即“鬼腿征”),并伴有“晕伦征”,怀疑隐球菌肺炎。医生询问夏女士近期是否曾接触鸟类、禽类及饲养宠物,夏女士否认。
医生安排夏女士抽血送检隐球菌抗原,并进行无痛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也送检隐球菌抗原检测及tNGS(靶向高通量测序)。次日,血液及肺泡灌洗液均回报隐球菌抗原阳性,tNGS检出高序列新型隐球菌,确诊为新型隐球菌肺炎。夏女士回忆起两周前收到朋友送的两只鸽子,圈养在家四天后宰杀煲汤,这是确切的接触史。医生认为感染新型隐球菌与宰杀鸽子相关。经过规范治疗,夏女士顺利康复出院。
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鸽粪、土壤及腐烂植物中,干燥后形成气溶胶颗粒,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人体。高危人群包括养鸽人、鸟类爱好者、园艺工作者等长期接触鸟类或土壤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如HIV患者、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激素者)。
隐球菌肺炎初期可能无症状,轻症表现类似感冒(咳嗽、低热、胸痛),易被忽视。重症可能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若未及时控制,约10%患者会并发脑膜炎,死亡率高达60%-80%。典型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伴“晕轮征”,结节液化坏死可形成空洞形似“鬼脸征”,空洞常为薄壁空洞、无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