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一名5岁女童在游泳时感染阿米巴原虫症(俗称“食脑虫”)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安徽合肥一位家长也发帖求助称,自己的6岁儿子感染了狒狒阿米巴原虫,目前已转至上海治疗。经过药物治疗后,孩子已经退烧,但仍未脱离危险。
专家表示,“食脑虫”感染是小概率事件,但家长还是要注意避免孩子去湖泊、溪流等天然水域游泳。朱女士的孩子在6月17日突然发烧并伴有头痛,起初被诊断为病毒感染。6月23日,孩子入住安徽省儿童医院,但一直没有查出具体病因。直到6月30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通过腰穿脑积液检查,才确诊为狒狒阿米巴原虫感染。
孩子的体温最高曾达到39.6度,但从前天晚上开始没有再发烧。医生认为这是孩子身体在恢复,也可能与用药有关。目前孩子精神状态还不错,只是走路有些不稳。医院正在紧急联系药企,寻找正规途径购买特效药,并计划请一些专家会诊,张文宏医生可能会参与。
除了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治疗,朱女士还在网上发帖寻求特效药物。此前,福建一名5岁女孩也在6月22日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情况,随后昏迷不醒,转入重症监护室。6月27日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情况非常危急。最终通过网友帮助,用空运的方式购得一些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