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男子怀疑女友不忠将其杀害 医院员工旁观未施救!高三女生桑迪娅·乔杜里在当地医院被男友阿布舍克·科什蒂割喉杀害。科什蒂因怀疑女友不忠,提前踩点后进入医院,在短暂交谈后突然行凶。多名医院员工目击了这一事件,但无人干预施救,导致桑迪娅因颈部大动脉破裂失血过多当场死亡。科什蒂行凶后试图自杀未遂,一小时后被捕并供认罪行。
同期印度加尔各答三名男子轮奸一名法学院女生,仅被法院判处拘留4天,引发民众抗议。类似案件还包括2024年8月一名实习女医生在医院遭奸杀,主审法官以案件“非罕见”为不易判死刑,仅处终身监禁。
旁观者效应和文化麻木可能是导致现场无人干预的原因之一。责任分散心理使得目击者越多,个体干预意愿越低。此外,印度频繁的性别暴力事件导致公众对暴力麻木,甚至视若无睹。公共安全机制也存在失效问题,医院、学校等场所普遍缺乏有效安保。
司法系统全面溃败是深层社会根源之一。强奸案定罪率仅28%,法官常以“非极端罕见”为由轻判死刑。执法腐败问题严重,低种姓女性报案反遭警察二次侵犯,公权力涉案频发。社会文化痼疾也是重要因素,受害者归罪论盛行,学生称“女生穿牛仔裤吸引男性有错”,教师教导“强奸案中女生也有责任”。家族为了“维护声誉”逼迫受害者嫁给施暴者。底层女性维权难,高种姓罪犯易脱罪。
性别暴力数据恶化,2022年记录强奸案31,516起,日均90起,较2021年增22%。低龄化趋势明显,4岁女童在校遭清洁工性侵,15岁少女放羊时被轮奸。
印度本土民众封锁道路抗议,医护人员罢工揭露“75%印度女医生曾遭暴力”。舆论讽刺司法:“恒河水泡出的法治精神,连学位证都比判决书有分量。”国际上,中国丽江一男子因女子“长得像前女友”持刀伤人,以故意杀人罪判刑4年2个月。多国使馆警告女性勿独自赴印,土耳其游客自拍遭围堵、韩国网红被紧盯等案例频发。
解决结构性困境的关键在于司法改革,设立快审法庭,严惩公权力涉案者,将性犯罪定罪率提升至70%以上。文化重构方面需立法禁止“受害者有罪论”言论,基层推广性别平等教育。制度监管方面应强制公共场所配备安保,校园实施施暴者背景审查。
此案反映了印度性别暴力、司法失效与社会冷漠交织的问题。若缺乏系统性改革,类似的悲剧恐将持续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