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市中心再次出现了往日的堵车景象,商场和办公楼里人来人往,仿佛一切如常。即使在“十二日战争”期间,街头巷尾的小便利店和小吃铺也从未停止营业。
来自中国山东的史可坚或许可以说是幸运的。他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袭击的前一天离开了德黑兰,前往里海度假。那里没有战机轰鸣,也没有炸弹威胁。开战初期,里海三省因大量撤离民众的到来引发了抢购潮,但大约一周后一切恢复正常。直到注意到德黑兰连续几天未遭到攻击,政府也表示可以返回时,史可坚和他的家人朋友才回到德黑兰家中。第二天早晨7点,伊朗和以色列宣布停火。
这场冲突从6月13日凌晨开始,至6月24日结束,造成双方数千人伤亡。伊朗方面称其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以色列方面则称死亡人数为28人。冲突结束后,伊朗开始重建工作,安抚那些失去家园的民众。然而,伊核问题依然难以解决,以伊之间战火仍有可能重燃。对于伊朗民众而言,6月的轰炸日渐远去,战争的阴影却久久难以散去。
7月4日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穆斯林的重要节日之一——阿舒拉节。这天,德黑兰的大街小巷异常热闹,免费的茶水、冷饮、烤肉随处可见。冲突结束后,伊朗国内举行了多次大型集会。6月24日,随着停火协议生效,大批民众走上街头庆祝“对以色列的胜利”。四天后,伊朗在首都德黑兰为遇难的高级指挥官和科学家举行国葬,数万民众参加了这场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