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碧蓝的湖水映照下,一名女子挥舞着拳头砸向无辜司机的车窗。她的爱犬躺在车轮旁,脖子上没有牵狗绳。在新疆赛里木湖景区的行车道上,一只未拴绳的宠物狗突然窜出。前车司机虽紧急刹车,小狗仍钻入轮胎下方,当场死亡。
目睹惨状的女主人没有查看爱犬伤势,而是冲向肇事车辆,疯狂拍打车窗、哭闹嘶吼,并扇了司机一巴掌。其丈夫随后加入殴打行列,而司机全程未还手。这一幕被目击者杨先生用手机完整记录下来:“她养了五六条小狗,全部没拴绳就在马路上乱跑。”
女主人沉浸在“毛孩子就是亲骨肉”的情感中,却忽略了《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的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必须佩戴犬牌并系犬绳。当目击者直言:“遛狗不牵绳,不知道她是真爱狗还是假爱狗”时,恰好点出了事件的核心矛盾。情感认同不能替代法定义务,更不是暴力免责的理由。
这类因宠物死亡引发的暴力维权已成社会问题。在浙江嘉兴,刘某的宠物狗“妞妞”被出租车碾压后,她不仅掰弯车牌、抓伤司机脖颈,还爬上引擎盖折断雨刮器嘶吼:“我今天就要死在你面前!我的‘孩子’没了,你要偿命!”最终,刘某被行政拘留7日。这暴露了部分养犬人将狗权凌驾于人权的认知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