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A股市场再度爆发。盘初芯片产业链全线井喷,科创50指数大涨创近三年半新高,带动两市整体上涨。午后涨势持续,沪指轻松站上3800点,再破十年高点。全天两市成交额达到25467亿元,连续8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
股市的强劲表现引发了广泛讨论,“牛市还能走多远”成为焦点话题。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教授分析了当前股市状况及未来走势。他认为,从定量角度看,若日均涨幅不超过0.5%,最多不超过1%,则属于慢牛范畴;超过1%但不超过2%是快牛;超过2%则是疯牛。8月22日,沪指收于3825.76点,当日涨幅达到了1.45%,已接近快牛水平。他建议应保持慢牛节奏,避免快速上涨导致回调。
回顾历史,快牛和疯牛往往伴随着大幅回调。目前大盘可能在4000点左右出现一波调整,但这不会改变整体牛市状态。刘纪鹏认为,9月份美联储降息势在必行,这将对中国股市产生积极影响。美国经济形势良好且通胀率较低,降息有助于刺激全球经济发展。随着美元利率下降,资金会从美国商业银行流向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
刘纪鹏强调,中美之间的竞争应逐步转向金融领域。美国金融已经到达高位,而中国股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美联储降息将加速国际金融资本涌入中国,为中国股市带来重要机遇。此外,中国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以促进股市和经济发展。关于未来预期,刘纪鹏预计年内沪指有望跃上并守住4000点。长远来看,资产证券化率应达到100%,即资本市场总市值与GDP相等。当前我国GDP约为135万亿元,股市总市值刚刚突破100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