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琢磨的就是这些影响老百姓“安居”大计的政策风向。最近这风向变得很快,几件大事儿凑在一起,信息量巨大,得好好聊聊。尤其是关于“人”的事儿,这可是房地产的根儿。民政局最近公布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2025年上半年,全国领证的小两口有353.9万对,比去年同期多了近11万对。这是自2013年的巅峰(1346.9万对)之后,结婚人数一路下滑,甚至在2024年创下几十年新低(610.6万对)以来,首次出现反弹的迹象。我认为,今年结婚登记手续简化了,年轻人领证更方便了,这是个利好因素。
结婚是未来小家庭添丁进口、增加“小房主”的先头部队。结婚数据的回升,可能预示着明年或后年的出生人口也会有所增长。这信号值得仔细思考。
为啥这么在意“人”呢?老话说得好,“有人才有江湖”,房地产说到底就是服务于人的。没人住,要那么多房子干啥?
现实是,结婚人数连年下降,直接后果就是生娃的也少了。出生率从2020年开始跌破1%的心理关口,到2023年更是低至0.64%,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新生儿越来越少,而我们这一辈和父母辈越来越长寿,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总人口从2022年开始进入负增长通道,当年减少了85万,2023年缺口扩大到208万,2024年也减少了139万。
人口减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最直接的是总需求被釜底抽薪。以前房价上涨是因为城镇化加速和人口红利。现在新组建的家庭减少,新增人口锐减,未来谁来接盘?谁需要换更大的房子?需求天平正在悄然倾斜。一些非核心城市、非优质地段的项目去化速度变慢,售楼处冷清不少。这不仅仅是调控的结果,更深层的是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需求萎缩在发酵。
消费市场也会跟着收缩,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国家当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最近接二连三的重磅政策目标直指“促生育、稳人口”。就在前几天(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上公办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保教费全免。此外,7月28日公布的育儿补贴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家里有3岁以下孩子的家庭每年可以获得3600元补贴,直到孩子满3岁,总共10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