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内没装满83台冰柜,资格直接被取消。”
近日,娃哈哈渠道大洗牌的消息在各大行业引起震动。报道称,年销300万元以下的中小经销商被批量清退,部分区域由“大商”统一接管。开篇正是一家有着15年经验的哇哈哈代理商,因83台冰柜只投放了40多台,未达突击检查标准而被取消代理资格。
而当娃哈哈经销商面临洗牌时,汽车经销商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超4400家4S店退网,相当于每天消失12家门店。行业亏损比例超过五成,4S店规模自2021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到了今年上半年,超1200家4S店濒临倒闭,仅27.5%的4S店完成既定销量目标,超七成经销商深陷达标泥潭。
与此同时,在库存高企背景下,业内预判下半年将有三分之一经销商,因资金链紧绷被迫调整经营策略,部分或面临退网风险。而艰难的处境不仅体现在表格上,更体现在汽车经销商对盈利的渴求、4s店的萧条和销售卖车的KPI压力上。
销量崩塌,汽车经销商的多重困境
“卖一辆车亏两三万元是常有的事,不卖的话资金链随时会断。”
在上海一家4S店里,销售经理看着停车场内堆积如山的库存车苦笑着说道。此前也曾有经销商集团负责人透露,“15万-20万元的车,经销商优惠动辄5万元以上,扣除厂家返利每台车仍亏损4万元。”
显然,亏钱卖车并不独属于哪一家4S店,而是当前汽车经销商共同面临的困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超八成的门店存在价格倒挂现象,六成左右的门店倒挂幅度甚至超过15%,经销商就这样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怪圈。
不仅是主流价格区间的车型如此,就连豪华品牌也难逃厄运。
上半年,各大传统豪华品牌在华销量遭遇不同程度下滑。超豪华领域更是寒意逼人,保时捷进口中国销量下滑26.1%,宾利、劳斯莱斯、玛莎拉蒂等品牌跌幅普遍超20%。
而豪华品牌们的应对之策同样是降价促销。此前,有报道称,宝马的部分车型优惠超15万元,5系落地价下探至30万元区间;奔驰C级车型的终端降价幅度也超过40%;保时捷旗下卡宴、帕拉梅拉等车型最大折扣力度更是高达七折。
连主流品牌甚至豪华品牌都折扣和亏钱卖车,更不用提小众一些的品牌车型了。
那些产品力不强、品牌存在感本就不足的经销商门店里,我们看到的是展厅新车锃亮,停车场水泄不通。显然,这不是汽车经销商的繁荣,而是库存积压窒息的一面。截至2025年中,全国积压345万辆新车,创近两年新高,按每辆车15万估算,冻结超过5100亿资金。
越来越高的库存积压,使得经销商的库存系数(即库存车辆与月销量比值)普遍超过警戒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升至56.6%,持续位于荣枯线以上,在此背景下,72.5%经销商上半年销量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