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举报鲁迅抽烟问题不在“抽烟” 控烟不应苛责历史人物】

   2025-08-25 互联网顺发之窗网2

近日,绍兴市鲁迅纪念馆附近的一面墙画引起了争议。这面墙上绘有鲁迅夹着香烟的形象,孙女士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这样的墙画不妥,认为它可能引导人们在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她在8月22日向“浙里办”投诉,建议将鲁迅抽烟换成右手握拳的画面。鲁迅纪念馆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在处理此事。孙女士是一名控烟志愿者,经常关注公共场所禁烟问题。

举报鲁迅抽烟问题不在“抽烟”

控烟确实是为了维护公共健康,但是否可以因此苛责历史人物并对公共雕塑、景观上纲上线?事实上,鲁迅先生烟不离手,在近100年前的社会环境中并不被视为恶习。当时社会也没有强调二手烟的危害,公共场合吸烟并不违反道德规范。不能用现代的文明标准要求历史人物。

鲁迅先生瘦削的脸庞和夹烟沉思的表情已成为其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人心。绍兴鲁迅纪念馆前那面巨墙上的鲁迅像选择抽烟这一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并无不当。如果为了表达控烟立场而苛责古人,让鲁迅先生也要“禁烟”,这是对舆论和社会的绑架。

鲁迅留下大量有吸烟动作的经典照片和版画,若因这类举报以后就不能在公共空间展示,不仅扭曲历史,还会浪费公共资源。如果今天因为控烟就投诉鲁迅的吸烟形象,明天又因为喜欢猫就批评他在《朝花夕拾》中的“仇猫”言论,长此以往,鲁迅的公共形象会被撕裂,经典文本也会被搞得动辄得咎。

互联网时代使普通人有了更大的发言权,投诉举报比创作发明更容易得到关注。然而,脱离历史背景、背离公共记忆、有悖社会风俗的举报,不应被轻易落实。近期类似的捕风捉影、上纲上线的投诉举报相当集中,占用了不必要的社会注意力,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例如,无锡地铁车厢内一张东林书院公益宣传海报中远景处有人站在大树下,有人投诉说该人在小便。经核查,照片中的人实际上拿着一个水瓶,并没有进行不雅动作,但为了避免误会,当地已表示会更换海报。这种行为严重浪费了公共资源。

极个别人的脑补可能导致全面换海报,极个别觉得冒犯的行为就要“鲁迅禁烟”。一人投诉,全社会为此付出代价,纳税人埋单,这不是正常的舆论秩序。鲁迅先生的打卡墙并未因吸烟动作误导公众,反而是这样的举报在误导社会——原来“拿着锤子找钉子”可以调动这么多社会资源,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