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酒店餐厅该是暖融融的。餐盘碰撞声里,食物香气漫着,直到那个30多岁的女人站在餐台边,气氛突然僵住。她擦了擦嘴,伸手就往兜里塞免费鸡蛋,服务员上前阻拦,她的动作猛地变了样。
孩子就拉着她的衣角,眼睁睁看着妈妈把二十多个鸡蛋攥在手里。一个个蛋壳被捏得炸开,蛋黄蛋清流满桌面,有的还被她咬一口再扔,最后甩甩手,拉着孩子头也不回地走了。这段视频传到网上,“鸡蛋姐”的名字一下就火了。
评论区里满是火气。有人敲着键盘骂:“几个鸡蛋而已,至于把素质踩在脚底下?”更多人揪着孩子的事不放:“孩子看着呢!这教的不是撒泼,是把坏脾气当本事!”字里行间的气,全是对浪费和护短的不认可。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其实这种事,早有研究说透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在《消费者研究杂志》里写过,人要是觉得自己亏了,很容易做傻事找补。那女人大概觉得,住了酒店就该把鸡蛋带走,被拒就是自己亏了,捏碎鸡蛋,不过是她心里不平衡的发泄。
可往大了说,这事儿戳破的是规则意识的漏洞。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问过2001个人,81.9%的人都见过不守规矩的事。酒店自助餐“不能打包”是明明白白的规矩,她偏要破,破不了就毁东西,这哪是任性,是把规矩当摆设。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杭州两个姑娘住酒店,没退房就跑了,房间里衣服扔满地,东西砸得稀烂。有租客把出租屋堆成垃圾场,狗屎混着外卖盒,欠了三千多水电费也不管。这些事看着是素质差,其实都是没把规则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