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5日,99岁的黄菘华获得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这枚金光熠熠的纪念章见证了那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更蕴含着跨越时空的崇高敬意。
日前在广州越秀区采访抗战老战士黄菘华时,他讲述了自己年少时入党投身革命的经历。他曾是东江纵队抗日成员,参与过党组织地下联络、接应革命部队行动等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奋战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致力于整理史料、撰写抗战回忆文章。如今,白发苍苍的他回忆起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目光依旧炯炯有神。
黄菘华1926年生于广东连州,抗战时期历尽日本侵略带来的苦难,经历过日军轰炸和扫荡。他说自己是一名“幸存者”。当日寇铁蹄踏破山河,无数百姓举家逃难,黄菘华一家也从广州迁回故乡连县(今连州市)。
1938年,黄菘华考入连州中学。高年级同学邀请他加入“抗日救亡少年工作队”,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此,他把课余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抗日救亡工作中。少工队经常下乡开展抗战宣传,他们慷慨激昂地演说,控诉日寇种种惨无人道的罪行,向大家宣传“只有救亡,才能图存,誓死不做亡国奴”。他们还教群众唱抗日歌曲,写标语,激发人们的抗日热情。
1945年初,党组织安排黄菘华在清远潖江上四九中心小学当教务主任。该校实际上是党的一个秘密据点。不久后,在组织安排下,他到从化吕田中心小学任教,再次接待北上的东江纵队。1945年七八月间,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带领一支部队北上,中途经过从化吕田。黄菘华接到组织下达的任务:找交通员带路并为部队备粮。最终两个任务都顺利完成。他在吕田圩开了“天然饭店”,其实是地下交通站,用于东纵同粤北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