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大会上,天安门广场上三“人”成“众”的观礼台整体布局成为了震撼人心的视觉符号,凸显“众志成城”的主题。关于这一主题和设计的产生过程,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记者问到对“众志成城”这四个字的理解时,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广场活动部副部长肖向荣表示,在最初创意阶段,团队设计了许多方案,尝试过凤凰涅槃等概念,最终确定了“众志成城”作为主题形象。天安门广场作为国家仪式场,他们费尽心思布置了三万多把座椅、年号台和主形象,经过多次颠覆性修改,力求准确呈现纪念性质。整个布局从色彩到形制再到寓意,都直奔主题,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广阔的画面逐渐聚焦到纪念碑,体现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精神。
肖向荣强调,“众志成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凝聚了人民的意志,特别是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这种凝聚力是打不散的。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能够鼓舞整个民族的斗志,将全民族的意志凝聚在一起。通过这次纪念活动,人们对“众志成城”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