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国庆9周年阅兵中,首次出现了女民兵队伍。她们来自北京市国棉一、二、三厂,穿着白短袖衫、蓝裤子、白球鞋,手持国产冲锋枪,步伐整齐地走过天安门。当时,中共中央提出“实行全民皆兵”的号召,这些普通女工瞬间转变为受阅战士,震惊了全场,开启了女性参与阅兵的历史篇章。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将迎来九三阅兵,民兵方队作为唯一一支全女兵方队登场。这支方队人员来自15个省份,覆盖了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根据地,包括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等战功赫赫的民兵队伍,以及地道战、地雷战发源地的典型组织。队员平均年龄26岁,平均身高172厘米,95.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还有部分“妈妈队员”。她们主动报名,放下了工作、学业,甚至推迟婚期,全身心投入训练。
训练场上,女民兵们面对极端环境。地表温度经常超过50摄氏度,车上脚踏铁板高达63摄氏度。她们从队列零基础的老百姓成长为军事素质过硬的战士。每天5小时以上站立训练,每周4个5公里越野强化体能。为了练平衡,她们头顶瓶子,脚掌踩台阶,脚后跟悬空。有的队员脚上磨了泡,隐瞒病情,甚至剪开马靴缓解疼痛坚持训练。
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次阅兵,新中国首支受阅的女兵方队亮相。她们身穿85式夏常服,戴大檐帽,佩新式肩章,扎皮带,穿毛料裙子和长筒靴。右臂佩戴白底红十字袖章,体现女卫生兵风貌。训练时,她们用尺子测量每一步:75公分步幅,25公分抬脚高度。为了练军姿,衣领别大头针,腿上绑沙袋,腰间架T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