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近日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将数百种衍生产品纳入加征关税清单。工业与安全局已将407个产品编码加入《美国协调关税表》,这些产品因所含钢铁和铝成分而被加征额外关税。非钢铁和铝的部分则适用美国对特定国家商品所征收的关税税率。扩大的关税清单已于8月18日正式生效。目前,美国实际关税税率已达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以来最高水平,对国际经济构成重大负面冲击。
关税武器化虽能带来短期政治经济收益,但往往伴随着长期战略损耗。回顾美国对外贸易史,历次关税战效果均适得其反。自联邦体制确立以来,多位总统在经济衰退周期中动用过关税工具对外加征高额关税,但这些政策形成的经济创伤至今仍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留有疤痕。如今全球化产业链复杂程度远超历史任何时期,滥用关税工具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破坏力显著增加。
美国企图通过关税手段构建逆全球化经贸规则,将自身制度成本转嫁给全球贸易伙伴。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超越了正常经贸政策范畴,正演变为维系全球经济垄断体系的战略工具。美国定义的“对等关税”原则本质上是基于自利的保护主义规则,以“美国优先”为导向,通过单边行政命令强制推行其关税政策,试图绕开多边协商机制,构建超越世贸组织框架的新贸易规则体系。这直接冲击了WTO“最惠国待遇”这一基石,使发展中国家应获得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失效。
美国所谓的“公平贸易”实际上是为了维系经济垄断地位,通过单边强制手段将美国内生经济矛盾系统性地转嫁给全球贸易伙伴。“对等”外衣掩盖的是维护“不对等”优势的真实企图。构建非对称关税体系不仅扭曲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还将贸易伙伴合理经贸收益逆向转化为美国政府的垄断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