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陕西省旬阳市一名29岁男子在婚礼当天跳河失踪,事件引发网络关注。次日,当地发布情况通报称,该男子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从婚礼酒店门口跑至旬河大桥跳河落水。目前,多部门正在全力搜救,后续调查及家属安抚工作正有序开展。官方呼吁广大网友依法理性表达观点,不轻信、不传播谣言。
在通报之前,网上已有多种关于男子跳河原因的说法,甚至有人将彩礼定为罪魁祸首,引发争论和情绪对立。然而,这些所谓的网络信息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值得怀疑。围绕当事人的讨论、指点乃至指责,也缺乏充分的事实基础。
举办婚礼是一件复杂且繁琐的事情,新人在这一天不仅要完成繁复的仪式,还可能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出现情绪烦躁是很正常的。无论原因为何,做出极端举动都令人痛心。此时,理性的围观和善意的等待比迫不及待的“断案”更有价值。
发生这样的事,新人及其家属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如果舆论在此时不是安抚而是火上浇油,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伤害。试想一下,焦急等待搜救信息的家属看到网上一片混乱,心情会是怎样的?
目前,当地有关部门还在搜救,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有待调查。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空间,等待权威详尽的调查结果。而不是仅凭小道消息就捕风捉影,仅凭臆测就胡编乱造,从讨论演变为讨伐,甚至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这不仅是道德问题,如果存在侮辱、污蔑或诽谤,还可能构成侵权,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时代,围观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公共事件,而不是盯着别人的隐私信息猎奇。舆论需要一定的边界感,人们应该知道什么是应该讨论的,什么是尽量不要去触碰的。所有人都要认识到,我们在网上的一言一行,更容易对他人造成更大、更深的影响。流言蜚语皆是刀剑,看似无所事事的闲谈,都可能成为伤人害人的利器。
新郎在婚礼当天跳河,确实可能存在需要反思当代婚礼习俗的共性原因,但每一起极端个案也有其独特的成因。当事人可能是长期积压的心理问题,也可能是情绪瞬间崩溃,看似很小的缘由都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在一切尚未明朗之前,我们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心怀同情而不乱加揣测。
让情绪慢下来,等真相跟上来,克制自我的揣测性表达,也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