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今年流感的特点和主要流行的毒株与去年有所不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今年日本从10月份就开始进入流感季,比往年早了一个多月。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也发现流感病例开始明显增加。许多专家认为今年流感季可能会更早一些,且感染人数可能更多。从毒株类型上来说,今年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免疫力较低,需要引起重视。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虽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重症流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引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识别至关重要。从临床上来说,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主要症状都是发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乏力和头痛都比较明显。普通感冒往往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微。如果出现突发高烧、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流感。
为达到良好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9—11月。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接种。一般来说,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对抗原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可维持6~8个月。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接种者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