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为什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强化福利属性 提升待遇迫在眉睫

   2025-11-07 互联网顺发之窗网5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旨在解决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偏低的问题。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前者主要依靠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运行,后者面向农村居民、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等中低收入群体,主要依赖财政补贴运行。

落实《“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待遇,需要从制度属性出发找到系统性解决方案。本文重点讨论三个方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强化福利属性的考量和意义;基于该制度的福利属性,应进行哪些调整以提高待遇;提高待遇所需的资金来源。

为什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强化福利属性 提升待遇迫在眉睫

我国广大农村居民和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口没有稳定单位依靠,多数属于中低收入群体,在历史上长期缺乏基本养老保障。1986年试点、1999年被叫停的“老农保”表明,仅依靠个人缴费难以全面覆盖这部分人群。2014年正式推行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吸取了历史经验,在要求个人少量缴费的同时引入了财政出资的基础养老金,其养老待遇由三部分组成:中央财政出资的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加发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缴费累积形成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为什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强化福利属性 提升待遇迫在眉睫

实际运行中,城乡居民养老待遇中的85%来自各级财政出资的基础养老金。这顺应了参保人群缴费能力和意愿不足的现实,使非城镇职工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然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本质上是一项近似于由财政主导的老年福利补贴,与个人缴费的关联性很低。这导致其养老待遇偏低,平均仅为每月246元,低于食品支出和低保水平,难以维持基本生活。下一步,应考虑在“全覆盖”的基础上提高待遇达到“保基本”水平。

为什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强化福利属性 提升待遇迫在眉睫

鉴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福利属性较强,可考虑将其中的“基础养老金”更名为“全民最低养老金”,以区别于职工养老保险中与缴费挂钩的基础养老金。在此基础上,可将中央财政出资的全民最低养老金提升至每月500元(目前为123元/月)。有了中央财政出资的全民最低养老金作为底线保障,再加上地方财政加发的部分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总共领取的养老金可提升至每月600元(目前约250元/月)。这样既能确保全国范围内的公平性,又能覆盖基本生活支出,并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财力情况适当提高标准,体现出各地生活水平和物价的差异性。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