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11”“成交额崇拜”可休矣
“双11”决战已经鸣金收兵。各大电商平台、品牌商家的战绩将陆续出炉,极有可能再创新高。
不过,历经多年的“第1分钟以X元打破纪录”“第1小时以X元打破纪录”“第N小时打破去年全天纪录”等时间轴战报,公众对再创新高早已审美疲劳,仅剩的兴趣也只有猜猜新高还能有多高。
“双11”自2009年诞生至今已13年了。
在自然界,这个年龄的猫狗都算高龄了;在电商界,天猫京东的“猫狗之战”也面临着“尚能战否”的质疑。
多年来,“双11”的“成交额崇拜”在获得无数曝光的同时,也一步步走向自嗨和高处不胜寒的窘境:一方面每年都要创出“数”惊四座的新纪录;另一方面又为下一年打破纪录创造更大难度。
但问题在于,想在模式上再有突破性创新,谈何容易?
对平台而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调整统计口径。
对用户而言,感觉“双11”越来越长;对业界而言,则是成交额越来越难以分析对比,不仅平台间横向没法比,就是同一平台纵向也越来越难比。
今年“双11”,时间轴战报更是进一步淡化。
显然,平台在加速给自己“解套”。
事实上,“成交额崇拜”不仅在数字增长上难以为继,对于很多乱象也难逃干系。
10月25日,工信部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电商平台立即全面自查自纠零售、金融等相关产品的短信营销行为,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
11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不得通过排除、限制竞争及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等开展促销;防止虚假交易、刷单炒信、虚假评价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