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特朗普政府准备将中海油和中芯国际列入“中共军工企业”黑名单:我们已经多次就此类问题阐明中方立场。中方坚决反对将中方有关企业政治化的做法,希望美方为中国企业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而不是滥用国家安全名义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或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为中美之间的正常交流合作设置障碍和壁垒。
2、中行研究院:预计明年我国GDP增长7.5%左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3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11月30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称,如果疫苗在2021年二季度或三季度得到推广,全球经济有望在下半年真正走向复苏,2021年中国GDP增速预计达到7.5%。
中国经济稳步恢复
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表示,在这期间,外部环境仍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全球疫情存在反复风险,全球政经格局依然复杂多变。从国内看,逆周期调控政策力度将有所减弱,但中国疫情防控更加科学有效,经济增长面临的有利因素较多,经济增速很可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上。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0.7%,实现了V型反弹。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恢复性增长,一季度GDP下降6.8%,二三季度则分别增长3.2%、4.9%,预计全年增长2.1%左右。
关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遭遇疫情冲击陷入深度衰退,全年经济大起大落。全球金融市场在剧烈动荡后企稳,但仍存在波动风险。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三大制约,预计疫情影响仍将在上半年延续,下半年才能真正走向复苏。
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可能呈现“三低、三新”特征,在低增长、低利率、低投资中酝酿新力量、新趋势和新秩序。此外,八大热点问题值得关注,包括国际政经格局加速演变、绿色复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跨境直接投资在区域上继续分化、国际多边经贸体系“危”“机”并存、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全球通胀水平小幅上升、主要央行角色定位发生转变、美元步入下行周期。
关于中国经济金融形势,报告认为,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中国政府持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六稳”“六保”政策落地,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恢复性增长。
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将持续推动扩大内需,支持创新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加上低基数因素,经济增速很可能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以上,预计2021年GDP增长7.5%左右。宏观政策方面,预计未来将继续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精确性和灵活性,推动消费转型升级与投资提质增效,加强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
《报告》还分析,伴随人口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和资本增速放缓,而创新力度加大,要素配置改革持续推进将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乐观、基准、悲观情境下2021年-2025年平均潜在增长率分别为6.1%、5.2%和4.9%,意味着中国将大致达到发达国家中等偏下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