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人破防 到底是哪句话?

   2021-11-15 41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现在永远地留在了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这一刻很多人都自发地感慨这位伟人的离世。

有网友感慨没想到已经过去半年了,在这半年里才确立了袁老的下葬归属,对于他的缅怀是每个感恩之人的思绪。

他让我们明白了粮食的重要。

袁院士离世降临半年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都致力于“禾下乘凉梦”,在老人家的最后一刻没有留下遗言,仅仅是对杂交水稻的事业念念不忘着,那一天是2021年5月22日,他在湖南长沙离世。

对于这位老爷爷的怀念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停止过,很多人都不相信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了,11月15日,家属还是选择在湖南长沙的唐人万寿园陵墓,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举行。

在安放仪式上,礼宾车缓缓前进,众人捧蜡烛送行,在仪式上除了对老先生的深思怀念,更有近期来的研究成果分享,希望袁隆平院士能够听到这人间的吊念。

最终选择长沙这城市

只有挨饿过的人才知道粮食的宝贵,现在的年轻人只能够从影视中窥见当时的场景,在那个年代不说易子而食,温饱解决是一个社会问题。


袁隆平安葬仪式上这句话让人破防

据报道袁隆平的墓前围绕着稻穗装饰,

墓盖上方端正地摆放着两碗米:

一碗白米,一碗粳米,只有他切实地为中国人民和国际上提供巨大的帮助,在碗上还写上一句:“愿天下人都能吃上饱饭”。

这些细节都简单又纯朴地表明了袁老的一生功绩,从今天起,长沙这座城市将承载他的梦想,成为这个城市光辉的回忆。

民以食为天,他的功绩不容忽视

在仪式上公布了近期杂交水稻的进展让人欣喜的是,这个梦想已经不远了,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至今,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在此之后的1976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都大幅度的提高,在那个时候袁老已经顶住了很多人的质疑,坚定地完成自己的梦想。

每一次的水稻增产他都十分关注,甚至于自己出资10万元奖励科研人员,在后来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在2020年成功培育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他不仅仅是在国家内推行,更是远赴周边国家进行指导培育,成功让当地的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为什么会那么怀念袁隆平

一生致敬科研人员,而袁隆平就是科研人员的代名词,他的一生都在围绕粮食产量做文章,没有因此享受多大的富裕生活,常年都是在工作室与科研人员一同奋斗。

在人民的心中,袁隆平三个字已经被深深地烙印在心中,每个人都尊称一句袁爷爷,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不敢相信他已经离世那么久了,从长沙举行的追悼会到现在的安葬仪式,不少人都自发地前往长沙缅怀伟人。

儒家说,一个人修炼到了圣人状态,就会“无物,无我”,“与天地相感通”就会“光明澄澈”,“从容中道”,达到一种极为自信、极为愉快的情感状态。

对于袁隆平院士的情感,更多的是佩服和崇拜,如果有一个圣人标准的话,我想他已经达到了。

最后的独白

马斯洛说,当一个人充分自我实现时,也会体验到一种难言的愉悦,欣喜若狂、如醉如痴。

我们常说志存高远,在那个时候的袁隆平院士便是做着别人都不愿意相信的事情,他告诉我们立志对于一个人人格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被人尊称为半圣的曾国藩也就立志一说讲述了一番至理名言:“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如居室然,宏大则所宅者广,托庇者众。诚信则置趾甚固,结构甚牢。”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伟人魅力,就是立下了不断为之奋斗的最高远志向,对于袁隆平的缅怀不仅仅应该停留在保护食物安全的问题上,更应该学习志向的确立。

我相信不管过去多久,袁隆平院士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是不会被遗忘的,在未来的水稻研究之中也会不断突破,不辜负袁老的在天之灵,感恩有袁爷爷,不至于遭受三餐不继的过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