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平均每年约6万人搬去通州

   2021-12-02 互联网顺发之窗网90

新京报快讯(记者姜慧梓)“通州区到去年年底有184万人,比2014年刚开始做疏解工作时增加了近36万人,每年平均有6万人左右到通州来。”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在12月1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作如上表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通过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破解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优化调整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走出一条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发展的新路。过程中,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成为北京发展新的“两翼”。

崔述强表示,“两翼”建设的目的就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目前,北京四大班子——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已经搬到副中心,涉及1万多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到去年底,通州区有184万人,比2014年刚开始做疏解工作时增加了近36万人,每年平均有6万人左右到通州来。与此同时,中心城区特别是核心区的人口在下降,中心城区下降了15%。

“我们要让这种承接能力不断增强,欢迎大家到副中心来。”崔述强表示,接下来要把相关设施建设好。

教育方面,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正在建设,建成后将有几万名人民大学的学生迁到通州,有效承接中心城区人口的疏解。目前正在筹建第一实验学校,属于九年一贯制,解决小升初家长的焦虑。医疗方面,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已经开诊,安贞医院主体也要迁到副中心。

从副中心到市中心往返通勤将更加方便,打造城市铁路延伸副中心线,实现从北京西站、北京站坐着国铁到副中心上下班通勤。“我们正在与铁路部门洽商,争取将其公交化。”崔述强说。

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