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样的野生菌别碰,轻者隔空“扯线”,重者致命!
随着各地雨量的增加,最近进入了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时节,吃菌的人越来越多,野生菌中毒事件也在接连发生。
就在前几天,家住贵州省盘州市的4人一起采食了不少杂菌,导致急性野生菌中毒,目前正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救治。
误食亚稀褶红菇其中一人情况危急
最近一段时间,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的急诊室内,有不少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前来就诊,其中就有来自贵州盘州的4名食菌中毒患者。
据了解,这4人自行上山采摘杂菌,在家烹饪食用后,出现了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患者张女士说:“就是自己摘回家吃嘛,吃了之后就难受,就想吐,闷。我就上网查了下症状,发现自己可能是中毒了,就赶快去医院,想着洗胃。”
张女士说,当时他们共有6人一起食用野生菌,发现身体出现不适后立即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其中4人因为病情严重,被及时转送到了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中毒临床救治基地救治。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段红丹介绍:“(他们)到当地医院后,经化验发现有肌溶解,当地医生怀疑有亚稀褶红菇中毒。
亚稀褶红菇是一种致命的毒菌,所以就从贵州转到了我们科。”

医生介绍,经过辨认,这4名患者采食的杂菌中包括了亚稀褶红菇、牛肚菌、新苦粉孢牛肝菌、苦牛肝菌等,其中亚稀褶红菇含有剧毒,通过烹饪也无法分解其中的毒素。
段红丹介绍:“误食亚稀褶红菇后,刚开始是消化道的症状,但是其毒素会造成肌溶解状况,全身的横纹肌都会出现肌溶解,包括心肌也是横纹肌,也会跟着溶解。一旦心肌溶解就会引发心律失常、休克等等很严重的症状。所以当时患者一送来,因为有休克、呼吸困难,我们马上就插管上机了。”
目前,4名患者中有一人情况危急被转入了ICU,其余3人也在继续接受治疗。
医生再次提醒市民:
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也不要凭个人经验鉴别野生菌是否有毒。


段红丹说:“我们可以食用的叫密褶红菇和稀褶红菇,不可食用的叫亚稀褶红菇,但它们从外观上真的很难区分,唯一可以区分的点就是菌子背面的褶子,是密的、稀的,还是位于中间的,所以叫密褶、稀褶、亚稀褶。没有参照对象的情况下,这个东西真的很难辨别,只能说如果不确定、不熟悉,就不要吃。”
吃菌需谨慎4种中毒类型有致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