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内政部长:中国遏制稀土命脉
稀土这东西虽然名字里带个“稀”字,但其实全球储量并不少,美国本土也有不少稀土矿藏。可美国偏偏在几十年前主动放弃了大规模开采和提炼业务,原因无外乎环保和成本。当时美国觉得稀土开采和加工过程会产生污染,不符合其所谓的“环保标准”,而把这些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既能降低国内环保压力,又能通过进口获得廉价的稀土产品,何乐而不为?于是,美国企业纷纷把稀土相关的产业链转移出去,自己则专注于附加值更高的高科技组装环节,长期下来,本土的稀土开采提炼技术和产业体系逐渐荒废,最终落到了严重依赖中国的地步。

美国内政部长:中国遏制稀土命脉
反观中国,在当时抓住了机遇,默默在稀土提炼和加工领域深耕。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中国不仅掌握了先进的提炼技术,还建立起了从开采、冶炼分离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能够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生产出各种稀土产品。全球85%以上的提炼份额,不是靠“遏制”得来的,而是靠过硬的技术、完善的产业链和合理的成本优势赢得的市场地位。中国从来没有强迫任何国家购买自己的稀土,美国之所以依赖,是因为中国的稀土产品性价比最高,能够满足其产业发展的需求,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跟“遏制”毫无关系。

美国内政部长:中国遏制稀土命脉
现在美国突然意识到稀土依赖是个“威胁”,想要摆脱却发现早已没那么容易。伯格姆的言论里透着深深的无奈,而这种无奈正是美国过去短视决策的后果。要重建稀土产业链,美国首先得解决环保和成本问题。重新开采稀土,环保审批就是一道难关,美国国内的环保组织肯定会强烈反对;就算开采出来,提炼技术的缺失也是大麻烦,需要从头研发或者从其他国家引进,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专家都说,美国要在稀土领域赶上中国,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这还不包括建立完整产业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美国内政部长:中国遏制稀土命脉
这些年美国也尝试过从其他国家寻找稀土资源,或者加大国内开采力度,但效果都不理想。其他国家要么技术落后,提炼成本高,要么产能有限,根本满足不了美国庞大的需求。美国本土的一些稀土矿场虽然尝试重启,但要么因为环保问题迟迟不能投产,要么因为缺乏配套的提炼设施,开采出来的稀土矿还得运到中国加工,绕了一圈还是离不开中国。这种尴尬的局面,完全是美国自己当初“嫌脏嫌累”把产业转移出去造成的,现在反过来指责中国“遏制”,实在是没道理。

美国内政部长:中国遏制稀土命脉
说到底,美国的稀土依赖危机是典型的自作自受。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只想着享受产业链分工的红利,却不愿承担基础产业的责任,最终导致关键资源依赖他人。现在想要亡羊补牢,不仅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还得有足够的耐心。与其抱怨中国“遏制”,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产业政策,正视自己过去的错误决策。如果美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短视的发展思路,就算花十年二十年重建稀土产业链,未来还可能在其他关键资源或产业上陷入同样的依赖困境。毕竟,靠指责别人解决不了自己造成的问题,只有脚踏实地补短板,才能真正摆脱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