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过,我们正式进入了春季最后一个月的大门——三月的清晨,也就是农历的三月初一啦。话说,对大家而言,对夏季的感受美妙又敬惧纷扰,因为夏天不仅仅是阳光无限美好的时刻,同时也是热浪滚滚的日子。
对于即将到来的夏季,人们更多的是敬畏心理。怎么说呢?农作物生长需要夏季高温高湿环境,而人们舒适程度来说,夏季是一年当中酷暑难耐的季节,那种大太阳天气,高温酷暑,有种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的无奈。特别是夜晚,也是气温高,如果没有空调等降温真是无法入眠了。
回想起在以前,空调还没有普及,农村的人为了晚上避暑能够睡着,于是把铺盖拿到外面露天睡觉。以大地为床,天空为被,我们躺着就能够看到满天星星。不过,地面也是滚烫的,人们于是要提前用冷水泼地,这样地面冷得快,晚上入眠也就早一些。说实话,那个时候最期盼的是三伏天最热的时候能够降雨,因为降雨之后气温下降,人们就能感受到久违的凉爽的。
说到夏季的热那还是要分一下的,最热的一段时间就是在三伏天了。老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可见,三伏天是一年当中热之所极致。
你知道吗?三伏天是分“公”和“母”的,就像人一样的。并且公伏和母伏带来的炎热程度完全不一样的。有句老话说“公伏热死牛,母伏凉嗖嗖”。
从“公伏热死牛”来看,说明如果三伏天是公伏的话,就预测今年三伏天将会是持续晴好天气,少冷空气和少强对流天气来袭,少雨干旱并且持续酷暑高温。这样的酷热三伏天,不仅有种蒸桑拿的感觉,耕牛更是可能扛不住酷热而死掉。当然,这是一种酷热夸张的说法。
从“母伏凉嗖嗖”来看,如果三伏天是母伏的话,说明这个三伏天将会是冷空气或强对流天气比较频繁,三伏天里频繁阴雨天气,这样的三伏天反而不热很凉爽了。今年三伏天到底是公伏还是母伏呢?我们先要来看看三伏天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今年是2024年,今年三伏天具体是在哪个时间段呢?
我们来根据老祖宗留下的口诀:夏至三庚数头伏。也就是告诉我们三伏天从头伏入伏开始,而入伏的时间是根据夏至三庚日这天。
这里说的“三庚日”指的是干支历法,通常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来组合表示时间的历法。十天干分别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组成。而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组成。
干支历法就是天干与地支组成不同的组合,一共有60个不同组合,其中代表“庚”日的有六个,分别是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我们在老皇历当中每天都是有干支日的。只要见到干支日当中有“庚”字出来,那就是代表一个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