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口的王女士有些上火。原来,就在不久前,王女士突然收到了一条关于游戏消费的扣款信息。点入一看,才发现类似的信息竟然有几十条。而这都是近几个月,小儿子小育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手机游戏中花费的。
从王女士的微信支付账单中可以查询到,从今年6月初,一直到10月底,近4个月的时间里,她的账户有几十笔向深圳市腾讯天游科技有限公司付款的记录,粗略合计共有7800多元。其中,单笔最高支付额为648元。支付记录涉及《王者荣耀》《暗区突围》《和平精英》等多个游戏。发现这一情况后,王女士和丈夫吴先生推断,这些充值消费应该是二儿子小育所为。
“因为他是今年的6月份毕业考,提前考试提前放假,我们两个都上班,哥哥也上学,就他一个人在家。”“他经常拿我们手机,有时候就看到他在玩;他不玩游戏的时候,就会看电视,看那些游戏讲解的那种视频,都是看那些东西。”夫妻俩告诉记者,今年暑假,12岁的小育处于小升初阶段,相对较为空闲,不时会借着由头拿妈妈的手机去玩。
发现付款信息后,夫妻俩立即询问了小育,他也承认了自己的充值行为。“充钱买那些游戏道具,武器装备然后进游戏打。”
王女士说,她将自己的微信支付密码告诉小育,只是方便他购买平时的生活用品,从没想过小育会用来充值游戏。对此,王女士也坦言,数十笔支付记录,她现在才看到,这与自己的疏忽大意有关。
“好像之前我也有印象有过(付款提醒),但是我没有在意,因为有时候我的消费可能有些东西,要等到你确认收货了它才进行扣款,我就没有说太在意。我有两个手机,平时我就是都会放在我包里面,或者是放在在桌子上,他有时候就趁我不注意就会拿我(手机);我有时候忙就忘记,但是我一回头想来,我又把手机给收了,但是他也确实多次也是玩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刚上初一的小育,夫妻俩还有一个上高中的大儿子。为了孩子们上学方便,他们一家特地从琼海来到海口,租房伴读,夫妻俩打工维持家庭开销。小育用于游戏充值的费用,相当于花光了夫妻俩一个多月的收入。“老家那边上次不是被淹了吗,老家那边是想买点东西,就是剩父母在家,家庭负担还是比较紧张的。”
事发后,吴先生也试图通过腾讯客服的“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进行申诉,希望能够要回充值的七千多元。但从10月底到现在,平台方多次退回申请,要求王女士补充提交“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费资料”,退费申请至今未通过。
现场,记者也再次致电腾讯游戏客服,了解退费进展。
“我们这边是看到您是同时提交了多个退费申请,建议您不要多次提交;如果有其他的游戏账号,您就把这个账号添加到这个申请里面,我们这里是可以统一去核实多个账号的;确认了金额之后就会在7个工作日内给您到账,只要核实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我们都会去给您做妥善退费,这个您不用担心。”
对话“充值”背后:
孩子道出“沉迷”心态 家长反省陪伴缺失
采访当天,记者协助王女士一家再次向平台方提交了申请,目前退款金额正在进一步核验中。通过采访,记者也得知,实际上从三年级开始,小育就已经接触了手机游戏,甚至有些沉迷,不过从未在游戏中进行过消费。那近段时间的充值究竟是何原因?小育的内心历程又是怎样的?我们继续来看。
“之前段位比较低,容易打。(现在)游戏体验不好,进去就被打“死”,充了钱能打一会,有时候还能赢。”小育向记者介绍,他平常接触的游戏主要是以“对战”类为主,随着游戏“段位”的提升,匹配到的“对手”能力也会越强。由于小育年纪尚小,虽然游戏在线时间和游戏轮次提升了“段位”,但他对游戏机制的模糊和操作的不熟练,导致“实力”并不匹配。因此,寻求其他办法提升游戏体验,成了促使小育游戏充值的主要动因。
“想更厉害。看那些主播他们都充,他们就玩的厉害,多了很多东西,那些‘枪’很多,充钱可以变强,就‘乱杀’那些‘敌人’可以随便‘杀掉’。”小育说,自己第一次进行游戏充值时,心里也有所担心。但随着首次6元的成功充值,18元、68元、128元、328元……每次充值都没有被发现,小育在想“赢”的欲望催使下,充值的次数也变得更多,单笔数额也越来越大。“感觉自己钱不够了就继续充;本来想充了这次就不充,还因为想变强,就感觉很让人心情愉悦。”
“在他的意识里面,好像我的微信什么时候都有很多钱;他有一次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说我妈很有钱。我很少对孩子灌输说我们挣钱不容易。”王女士介绍,小育没有自己的手机,其实日常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并不算多,平时也会经常和同学、朋友一同骑行、打羽毛球,丰富自己的闲暇时光。
但随着小育对游戏的“痴迷”,即使空闲时间很短,小育也会向父母提出玩游戏的需求。“就是感觉比较激烈好玩,打赢了就好玩呀。爸妈在家想跟他们交流他们不愿意,有时候叫爸爸带我去玩他不带。”
“确实我也感觉孩子真的有点上瘾,他每次一做什么,第一个条件就是奖励玩手机;我觉得孩子这样子,也不是孩子的责任,主要责任还是在于我们监护人 。”采访当天,就小育沉迷游戏与充值的问题,一家人也进行了充分沟通。在小育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同时,家长也进行了反思。“现在目前就想说,把孩子这种不良的习惯给改了,多让孩子出去外面玩,用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满足孩子那种快乐,不要把这种快乐需求,只能寄托在电子产品上面。”
防范青少年沉迷电子设备:
亲子提早建立情感“链接” 陪伴有方胜过三令五申
现如今,手机、平板、智能手表……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杜绝孩子使用也只能是理想状态。既然无法避免,那如何能够合理引导,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在游戏中不理性消费,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对此都有什么见解?一起来关注。
孩子为什么容易沉迷电子设备?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好玩。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系统还在发育中,导致理性思考、调控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不足;但与之相反,情绪动机系统发育较好,二者的不平衡使得孩子天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更加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大多家长表示,通常会采取各种方式,主动干预电子设备对孩子的“诱惑”。
“日常周一到周五,很少去做电子设备的一些使用,除了学习之外;如果有一些网课,可能还是要让他用一些(电子设备)。周末的话有时候可能会让他看看电视,还有就是要筛选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小视频跟他分享,一般会筛选和控制 。”家长李女士说
“我们限制他时间,比如就玩个10分钟,引导孩子一起参与一些亲子的活动,减少沉迷于电子设备。”家长吴先生说
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多不希望孩子在电子产品上花费太多时间,可往往却是屡禁不止。家长们对孩子三令五申,孩子们却置若罔闻,甚至因此引发了很多的家庭矛盾。在海南中学正高级心理教师心理教研组组长陈玲眼中,这通常是因为家长们总是在“亡羊补牢”。
“家长陪伴跟引导孩子,它是有‘黄金时间’的。孩子在6岁之前,是特别需要家长的陪伴,你的引导,你的教育都能够帮助他去建立他的价值观,建立他的这种认知的一个体系;6到12岁的时候,孩子开始比较多的独立空间, 家长只能是给一些建议;12岁到18岁的时候孩子进入到青春期,跟家长之间自然而然,他会有一定的距离感。”
陈玲老师认为,从心理上来看,人天生会用一种“链接”需求,与自然,与人,或与物。在孩子幼年时期,家长用陪伴与孩子建立起情感“链接”,可以增加孩子的归属感,避免因受到的关怀不够,而导致孩子寄情于电子设备的虚拟世界中。
“陪伴是你真正的跟孩子同步,跟孩子一起去游戏,一起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陪伴孩子去做一些他所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真正的感觉到,家长你是实实在在的跟我在一起,你是理解我,你是感受到我的需求。如果前期的工作做得比较好,其实后期的话,家长就可以跟孩子成为一个朋友的相处跟陪伴。”
同时,日常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承担一些家庭责任,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防止通过电子设备产生不理性消费。如果孩子已经发生沉迷或者不理性消费等情况时,家长也要尽力克制情绪,避免以过激的方式粗暴解决问题,这样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尽可能的去理解孩子他的世界,他的认知,家长要面对这个事实,然后我们去探讨,这个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尽可能是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心平气和的理性的态度跟这种方式。跟孩子坐在一起,为孩子量身定制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做一些调整补充,以避免以后更大的不好的事情发生。”
防范青少年沉迷电子设备: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发布
从移动终端入手提升保护效能
近年来,未成年人玩手游高额充值消费、打赏主播等类似事件,可谓屡见不鲜。一桩桩事件的背后,或是游戏的多种诱惑、或是孩子的攀比之心、又或是家长的陪伴缺失,无论何种原因,都值得引起我们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重视。为了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对移动终端原有的未成年人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具体变化有哪些?一起来关注。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亮点一:打通软硬件壁垒 “三方联动”形成保护合力
此次升级推出的未成年人模式,在不影响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正常服务和使用的前提下,为未成年人提供一种新的、更加安全的上网途径,供用户选择使用。《指南》提出,未成年人模式建设范围将由应用程序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三方联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 主任 刘晓春:对于家长来说,如果你要去给孩子设置未成年人模式的话,就不需要像以前一样,一个一个单独打开软件,去进行设置,只需要在手机硬件端统一的入口,一键切换成整个手机都进入一个未成年人模式了,这样很方便家长的管理。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亮点二:修补计时漏洞 统一管理让时长可控
在以往的青少年模式中,时长限制为单个应用程序分散计时,总时长不可控,往往孩子可以切换应用继续进行使用。在新的“未成年人模式”下,时长将由移动智能终端统一控制总时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 主任 刘晓春:从一个整体上控制的方式,使得家长可以对所有的使用时长,进行封顶的这样一个控制,是一个统一化的管理。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亮点三:打造专属内容池 首次探索分龄推荐标准
《指南》提出,在未成年人模式下,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为未成年人打造专属内容池。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推荐适龄优质内容。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分龄推荐标准
◆不满3周岁:推荐儿歌、启蒙教育等亲子陪伴类内容,建议以音频为主;
◆3周岁以上不满8周岁:推荐启蒙教育、兴趣素养、通识教育等内容;
◆ 8周岁以上不满12周岁:推荐通识教育、知识科普、生活技能、具有正向引导意义的娱乐性内容和适合本年龄段认知能力的新闻资讯等;
◆ 12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推荐通识教育、学科教育、知识科普、生活技能、具有正向引导意义的娱乐性内容和适合本年龄段认知能力的新闻资讯等。
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副教授 朱樱丽:根据未成年人他的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推出最适合他们的网络上面的内容,这样使得一切网络上面的活动更加安全,也更加的科学,更加的友好;其实以前,青少年这个名词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建设指南就更加明确了,我们保护的对象是未满18周岁的公民。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亮点四:提升防护效能 多重措施防破解措施
《指南》对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指导企业及时修改可能造成沉迷的内容、功能和规则,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外链信息内容风险,具备多重防绕过、防破解措施,提升防护效能。但用户在使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对使用时长、使用时段、内容、功能等,进行个性化设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 主任 刘晓春:我们有一些内容对于孩子来说,的确是容易使他们去沉迷风险的内容;未成年人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屏蔽,或者过滤的一个功能,如果出现了甚至有绕开这个模式的一些技术措施,模式也推荐各个厂家和平台,能做更加完备的一个防范 。
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模式保护作用,通过优质内容供给,能够使未成年人健康发展,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学生家长 周女士:这个会更好,国家能出手,保护他们(浏览)一些健康的东西,控制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吧。
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副教授 朱樱丽:现在只是一个对整体的框架把控的指南,真正在彻底落地之后,在实施中,在真正的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再提出来,各个方面一起来进行研究、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