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德国将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此次大选在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进行,德国政治碎片化和极化并存,结果将深刻影响德国和欧盟的政策走向。德国面临内忧外患。内部经济疲弱、民粹势力崛起,外部俄乌冲突持续、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冲击跨大西洋盟友关系。经济和民生受到多重冲击,包括俄乌冲突、能源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叠加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步伐缓慢、人口老龄化等挑战,导致经济增长疲弱。2023年与2024年经济分别萎缩0.3%和0.2%,去年出口下降0.8%,企业破产屡创新高。通胀虽有回落,但能源、食品和服务价格仍然较高,私人消费仅增长0.2%,严重影响民生;治安状况恶化,移民难民政策成为社会焦点。
政治上,传统大党如联盟党和社民党日渐式微,呈现多党逐鹿的格局。组阁谈判耗时费力,凑合组阁已成常态。极端右翼政党的异军突起引人注目。选择党自2013年成立以来影响力日益增强,不仅进入联邦议院,而且近来民调支持率甚至超越了社民党和绿党。
在欧盟内部,围绕援乌抗俄等问题,德法间龃龉不断,“法德轴心”明显失速。德国与“新欧洲”国家的关系也不够和睦,这些因素降低了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从跨大西洋关系来看,特朗普上任后释放出强烈的单边主义信号,给欧盟带来三重挑战:重塑欧洲安全、可能加征关税引发美欧贸易战、美国频繁“退群”颠覆原有秩序。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立场让欧洲弥漫着不安情绪,急需德国和欧盟聚力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