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青团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青团作为一道传统美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虽然关于青团的起源有许多版本和传说,但其悠久的历史是毋庸置疑的。
今天是清明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是清明节前买青团的高峰期。在南京路上的老字号王家沙总店,排队购买青团的顾客络绎不绝,队伍里三层外三层,一眼望不到头。记者观察到,即使是1米86的大高个,大步流星地走了一分多钟才穿过人群。通过与几位顾客交流得知,他们都是为了购买青团而来。有的是老顾客,每年都会来买马兰头青团;有的则是新手,打算尝试咸蛋黄口味。
买到青团的市民脸上洋溢着喜悦,有人表示排队三刻钟已经算快了。据王家沙总店副经理赵东波介绍,除了传统的豆沙、马兰头和咸蛋黄口味,今年还推出了枣粒核桃和黑松露虾笋鲜肉两种新口味。清明节前,总店的师傅们每天零点就开始制作青团,一天要生产十几万只手工青团,尽管数量庞大,但仍供不应求。
然而,随着青团销售的日渐红火,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实信息。例如,有人说上海的青团使用青菜汁染色,不如其他地区的青团;还有人认为店里做的青团含有添加剂,不如网上销售的现制产品。实际上,这些说法并不准确。记者走访了几家热销品牌的生产车间后发现,青团的“青色”来自麦青和艾草,并没有使用青菜汁或其他染色剂。此外,现制现售的青团配料表非常简单,纯天然植物染色,无须额外使用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