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安徽颍上,一家店铺的老板王先生在过去两年间陆续借给一位经常在附近拾荒的男子共计188元。这笔钱主要用于赊账购买食物。
尽管王先生从未期望对方会偿还这笔借款,但两年后的一天,这位拾荒者带着自己辛苦积攒的200元来到店里归还了欠款。王先生感到意外并对拾荒者的诚信表示赞赏,承诺如果将来他还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仍会继续提供援助。
有网友表示,有些人连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反而嘲笑那些真心诚意的人。这个社会太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了,希望更多人能够学习这种精神,而不是总是想着怎么占别人的便宜。也有网友感慨,在这个社会上,最基本的诚信和善良变得如此稀缺,看到这则新闻真是让人五味杂陈。
从法律角度来看,即便是口头约定或非正式形式的借贷关系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根据《民法典》第十二章关于借款合同的规定,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即使没有书面协议,借款人也有义务按时还款。因此,在这一案例中,虽然最初的借款是以赊账的形式提供的,但本质上仍然构成了一个合法有效的借款合同,拾荒者有义务偿还这笔款项。不过,由于王先生并没有主动追讨债务,并愿意继续提供帮助,表明他对还款事宜持开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