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白宫披露了美国历史上所谓的“规模最大的减税计划”,对企业和个人所得税进行了大幅调整。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在上任接近100天之际重振经济和立法议程。
个人层面,税改计划提议将当前的七级所得税率体系简化为三档,最高税率从39.6%降至35%。取消对一年投资盈利超过20万美元的个人征收3.8%的投资净收益税,并取消遗产税。目前,美国的遗产税仅针对个人继承的超过549万美元的遗产以及夫妻继承的超过1098万美元的遗产征税。
企业方面,企业所得税率将从35%降至15%,未来美国公司在海外获得的利润可能免税或只需缴交极少的税。在个人税表上申报的企业所得税率也将降至15%。此外,“海外留存的数万亿美元”将只征收一次性税收。
以历史为鉴,里根总统在1981年通过减税和放松管制政策提振经济,分两步进行减税。第一步,在3年内减税25%,使得1983年和1984年分别减税927亿和1499亿美元。第二步,通过1986年新税收法案,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50%降到28%,公司所得税最高税率从46%降为34%。这些措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促进了股市增长,但也导致了长期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问题。
理论上,减税可以刺激经济,提高企业活力和国民消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减税带来的经济活跃与财政收入减少之间的平衡难以掌控。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可能会导致国家财政在相当时间内持续大规模增加财政赤字,并且需要大量发行国债来填补亏空。这对于已经负债20万亿美元的美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冒险。
尽管白宫已公布减税政策,但要真正落地还需经过国会漫长讨论。任何法案必须经过参众两院的投票批准,然后由总统签字才能生效。由于程序复杂,减税计划可能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通过。此外,美国联邦政府还面临停摆风险,国会需解决几个未决的问题以避免政府停摆。
特朗普执政百日初步兑现了竞选时的减税承诺,但政策能否落地仍存在不确定性。即使减税政策顺利推行,特朗普还需要应对国际资本涌入美国市场可能造成的美元升值及出口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减税、基建、制造业、出口以及美元汇率之间复杂的矛盾,已经开始让白宫的新主人深刻感受到前任们的“取舍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