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本周宣布,印度总理莫迪不会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胜利日80周年阅兵。虽然俄罗斯三月就发出邀请,但新德里迟迟没有给出肯定答复。实际上,莫迪必须亲自压阵,因为克什米尔方向的枪炮声已经连续多日未停。
4月22日,克什米尔发生严重恐袭,当时莫迪正在沙特访问,接到通报后连夜回国,并调集军队在实际控制线附近加强部署。随后,两国哨所在4月25日凌晨爆发第一轮交火。印度称巴基斯坦先开枪,巴方则反咬是印度挑事。三小时后,印度政府宣布暂停执行《印度河用水条约》,企图卡住巴基斯坦八成农业灌溉命脉。伊斯兰堡怒斥这是“赤裸裸的战争举动”,双方互不服软,火力反而越来越旺。
接下来几天冲突零星不断。4月29日深夜,火线升级:印度步兵先用轻武器开火,巴基斯坦不但还击,还声称摧毁了多个印军阵地并击落一架无人机。印方随即让4架“阵风”战机靠近边境空巡,巴基斯坦则派出“枭龙”和歼-10C对峙。两边飞行员在无线电里互放狠话,最后印方战机先掉头,外界紧张指数却未见降低。
印度国内气氛同样紧绷。莫迪召集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以及三军参谋长开闭门会,只留下一句话:“行动时间、地点、方式,由军方自己定。”这表明总理已经“松绑”,部队想怎么还手就怎么还手。巴基斯坦方面同样不甘示弱,警告印军若越界一步必遭到“对等或更强”报复。